王阳明四句教(文案精选9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06 09:55:14 浏览59

王阳明四句教

1、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王阳明四句教)。

2、       懂唯識也者,是講你自己的經驗,心理的、生活上的、認識上的印證的經驗,千萬要懂唯識,假使不懂唯識,你的哲學、佛法,是絕對不通的。朱熹的成就,當然了不起。但朱熹只是進到意識的清淨面,第七識沒有進去,第八識更不用說,他不如佛洛依德。佛洛依德的思想書──《夢的解析》、《性學三論》,一定要看。佛洛依德的學說,講到癡的層面,佛洛依德第七識進去了,一切都是從陰陽、男女、性來的,釋迦牟尼佛也說得非常清楚。因為朱熹沒有到家,他只從意識的清淨面就搞出一個概念,什麼概念呢?就是「虛明靈覺」。

3、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是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郁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领导人,都需要这个修养。“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镜子上的渣子要时时擦干净,“勿使惹尘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没有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像镜子一样干净,不可以使情绪、心理感觉落到上面。你们诸位问修养问题,这个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4、       主觀、客觀身心讓位,就是忘我。一切概念都打掉了,肉體也忘了,不是不存在,身心讓位,歸到「本覺」。

5、       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不成立的。王陽明是位聖人,但用其並不完整通達的哲學思想,治理國家社會,那是很危險的。倘若在學術上、思想上,也就是在人的存在的經驗上,一種學問,一種思想、一種觀念,在人的存在上,不成立。拿來治理社會,那個社會一定會出問題。

6、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7、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8、   但是,王阳明的心是光明的,不代表每个人的心都是光明的,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按照心学的步骤去修行自身,因此这些儒家的解释,把心学当做对人的教化,王阳明肯定是不会去阻拦的,但是心学自有深意,这是肯定的,如果只是把心学当做一种全新的教化方式,那这几乎无疑就是把心学降低好几个档次,王阳明也就没有必要强行去搞出一个学说来了,也不可能从不同的阶层和范围吸引这样多的学徒。

9、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10、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11、你们注意!这叫做参禅,不是思想噢!你们学禅要晓得参,参就是追问,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心性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念头一动就有善有恶,对不对啊?对,他讲的也对。那我就要问了,请问:那个本体既然无善无恶,这个一动念有善有恶,这个有,这个作用,是不是从体上来的啊?(答:是啊。)那可见体上有善有恶了,“用”离不开“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用一动就有善恶。好,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来空的,“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体岂不是两个了吗?一个是不动的,一个动的,对不对?(答:是。)

12、    这四句就是王阳明的四句教,是非常著名的四句话,很重要。

13、惠明看到六祖,六祖说:“你为了衣钵,你拿啊!”他拿不动,这一下他就傻了。“师父啊,我不是为衣钵而来,是为法而来。”哦!既然为法而来,他就说法接引他。你们都看过《六祖坛经》吗?(答:看过。)下面怎么记载的?这考问你们了。古道师已经告诉过你们,我讲课随时出问答题的啊!不是光讲光听的。

14、    “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譬如这一张白纸,本体嘛,就是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就已经不对了。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应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是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15、讲座开始,董教授介绍了“四句教”的重要性。四句教从提出开始,便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同时,四句教的表述,与我们熟悉的孟子、朱熹等人的“人性本善”理论的确存在差异。心学的分化,儒家的讨论,无不与四句教息息相关。

16、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17、   与此同时它又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意思,所谓我心光明,也是在讲我的心已经回复到了它本来的状态,光明,通体透明,无善无恶,我心本来如此,这就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超越。

18、3月19日下午的公开课,胥孔林老师先从鹅湖之会的朱陆之争引入理学和心学之别,然后藉着王阳明一生的心路历程给我们来了一次头脑风暴,从格竹起疑、龙场悟道,再到知行合致良知,最后到天泉证道四句教,让我们对宋明理学和心学的相同点和分歧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课程中与会的师友踊跃发言,讨论热烈,非常精彩,课程延长了半个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胥老师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何为善恶?又把大家的思考推到了悬崖边上,让我们对第二堂课充满了期待,胥老师会怎么来解说这个烧脑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理解阳明四句教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3月26日本周六下午在四川龙江国学书院,我们不见不散。

19、    道家的大殿供的是“三清”,三清是“上清、太清、玉清”,这个蔡蓬头当时走进大殿,在“三清”前面一站,不理这个王阳明。王阳明一上大殿,又跪下来磕头,蔡蓬头又拂袖而去,向后面上了一个假山上的亭子,王阳明跟到亭子上,又磕头。蔡蓬头回头看看他,对他说,你呀!前庭后堂拜了我三次,“礼虽隆”,你这个礼貌很隆重了,“终不离官气”,他说你不能修道,功名还有份,将来官做得大,事业好。

20、   「天光雲影共徘徊」──常寂光,太陽都在這裡面,這是我們幫朱熹做最好的解釋。但他對形而上的描述,並不內行,沒有進到純覺裡面。

21、王阳明亲身实践学说,进行心理的自我磨练,他反感那些满嘴圣贤学说但却不加以实施的做法,用亲身经历为自己的理论主张做了最形象鲜明的阐释。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教育讲究实践性,并不仅仅是玄妙的顿悟或自我反省,而是强调个体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真切体会心理上的各种变化,在具体情境中磨练。王阳明知行合“四句教”并非源于对古圣先贤经典的抽象感悟,而是来自真实生活中自我的心灵历程,他用自身心理素质的成长历程,完成了对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充分体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实践原则。

22、   「半畝方塘一鑑開」──形容我們人的存在,生命整體的存在。

23、       「大學之道」的「道」,就是《易經》所說的「道」。他卻解釋成「道者,路也」。錯得十萬八千里。「在明明德」,「德」不是講道德,而是講存在,也即是「德者得也」。所謂「在明明德」,是內聖。內聖是指瞭解存在現象的本身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徹底瞭解自己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24、那么,分析四句教的内容,首先需要对于“心之体”展开分析。董教授通过关于中国人对人性、物性的思考,为我们梳理了这个问题。因为在传统中国人看来,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存在根源,所以人性和物性是相通的。这个根源便是道。道产生一切万物,一切万物以道为根本,有得于道者谓之德。恰如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每一个事物从上天获得“德“,使其成为它所成为的那个东西,也便是性。

25、    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性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当年国家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先生,也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王学的研究很深。我正好担任政治教官,讲政治课就碰到这个问题了。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

26、    你们学禅,要参考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三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良能,是《孟子》里头提出来的。譬如我们的知性,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盘腿,自己知道在盘腿,现在听到了记录,是自己的知性。第四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作人是为善去恶,是戒律。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学说的主旨,你看他学过禅没有?当然学过禅!对禅很清楚啊。

27、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28、  「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純覺,用英文說,叫PUREMIND。純覺遺身,王陽明、朱熹沒有證到。王陽明和朱熹為什麼沒有證到呢?談王陽明的部份我已經出書了,在《分析命詞與綜合命詞》一書中有〈王陽明的悟道〉一文,他的境界只是二果羅漢,還沒有到純覺遺身,因此王陽明的一些哲學道理,並不通達。

29、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30、这是直接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这里讲良知知善知恶,是从心体的起用上说;阳明又有“性无不善,知无不良”,则是从本体上说。

31、    一种是属于全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叫种族性格

32、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作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坏的事情绝对不干。“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辞。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们小的时候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辞上先做一个解说。

33、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34、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35、    “为善去恶是格物”,第四句话不管,是行为上的,都对。修行,是修正自己心理行为,每天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善去恶,行为上都是对的。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不做恶,向善方面走。

36、  「覺清淨心」──他自己那個痛,超越了,痛到麻木了。他自己觀這個痛,怎麼會這麼痛?痛到麻木以後,他不痛了,歸到那個清淨心。什麼叫做「清淨心」?女人生小孩,不是開刀生產的話,如果自然生,特別生幾天生不下的,蹦咚一下,小孩生下來,母親身心的愉悅與樂受,百分之七十到是清淨心所展示出的性狀。但是完全歸到清淨心,那是妙樂,內觸妙樂。現在跟你們報告的是真正佛法中的佛法,是佛法的核心。但是很少人聽得懂,我特地告訴各位。

37、王阳明学过禅宗,也学过道,他也真悟了一些的!我说他只见到第六识,没有见到第七识。他的四句偈很有名。

38、    关于人性,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这很难说,很难下定论。我个人认为,人之初也好,人之后天也好,性善性恶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人的本性都具有或善或恶的两面性,有的人善多些,有的人恶多些,遇到问题是为善还是为恶,全在个人的意念之间,有时甚至就是一念之差。

39、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感覺、認識都知道自己被毒刺刺了,好痛,自己知道。

40、    因此,倘若你深感人生宝贵,那么你就绝不该停留驻足某处,而是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直到最终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良知,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像王阳明一样说:

41、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

42、我现在又岔过来,跳了三四岔了。可是后来我在教这个课的时候,反对王阳明,批评他了;我说他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见道。他参禅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了,第七识影子都没摸到,第八识更谈不上。换句话说,参禅他破了初关了,什么是重关也不懂,更谈不上破末后牢关。

43、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44、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45、从上述释义可以看出,王阳明关于人的本心、本体的认识与孟子“性善论”无冲突。里面也可以看到与《大学》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相同之处,只不过,王阳明反对当时程朱理学向外求理、即物穷理的方式,而是倡导向内,恢复本心的方式获得。第一句的心,第二句的意,第三句的知,第四句的物,心是本源的,意是经验层面,知是道德判断,物则是道德行为。四句都是一体的,层层具体化。

46、    不过,注意,这样还不够,还要上一个保险栓,这就是开头我说的王阳明早就想到了,因为万一你的性格里面,有不利于人类整体的恶呢?这就是“背叛之学”的由来,有的人天性是恶的,他不知道,读了心学,开始安然作恶。比如上面所讲的,假设你明明有这个能力救助这个乞丐,但是你就是不想给,因此不给,更有甚者以此为乐。那怎么办呢?就要格物,要从别人,社会,自然规律当中去吸收善的,也就是对整体人类包括自己有利的性格,这就叫做为善去恶,这类性格,我们通常叫做品格,比如古时候特别喜欢从竹子身上去吸收它的这种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就是竹子的品格,你看一个恶人,也可以具有这种品格,一点问题都没有,比如最近上映的复联灭霸就有这个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最后一人独坐看夕阳,一个品格不落下。当然这种所谓竹子上的品格,他也是一种拟人的思考,总而言之,人可以从其他人其他物身上,吸收一些性格,也就是品格,从而导致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走向整体向善的道路。

47、《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48、阳明学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近读阳明先生《传习录》,其中四句教是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这四句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下略为阐述,与各位探讨。

49、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

50、       原始儒家是什麼呢?有二句話:「天地的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是儒家核心表達的概念。自古以來,解釋儒家的十個有九個錯了。對生生之謂易,天地的大德曰生,解釋錯了。「生生」就是一切存在,本來就是發生、過程、轉折、歸結,跟佛家、跟道家所說的完全一樣,這個存在的本身是變化的,特別是人,在變化裡面問題好多、好嚴重,因為有貪瞋癡。天地的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在解釋存在的本身,就是生起來、就是過程、就是轉折、就是歸結,也就是輪迴。而在人的存在裡面,就是有問題,因為有貪瞋癡、有自私。怎麼辦呢?所以要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和佛法所講的八正道完全一樣,八正道是:「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念、正方便、正見、正定」,「八正道」也者,是解決我們生命的貪瞋癡的問題。每一個人生命的貪瞋癡解決了,社會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完全從儒家道德的意識,強求任何一個人,從道德的意識來成為一個聖人,那這樣的社會,自古以來,在古今中外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

51、    因此这里所谓的善恶它代表的是你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那个你所属的既定性格,这就是知行合乃致良知,如果符合,那就致到良知了,就是善了,如果不符合,那就还没有,那就是恶。比如你根本不想给,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你给了,你这就是恶,这种事情很常见,很多人碍于情面或者什么各种原因做出一些违背自己的性格的事情,结果自己痛不欲生不说,还要去秋后算账,一脸无辜,还有的搞出心理问题,这就是恶,对自己的恶也是恶。与此同时,每个人只要发现自己的本心,按照自己的性格去行事,那么整个人类的性格就会完整的呈现出来,那么所谓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不利的有利的,都会综合掉,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自是中和的”这是王阳明讲的话,因此发乎一心非常重要,致良知是重中之重,它会让人回到心的那个本来状态,这个本来状态就不是单个人的本来状态,而是整个心的本来状态,心学的形而上学就从这里突破出来,体现出来。

52、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53、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著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之俱有省。

54、(摘 要):“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浓缩。“四句教”中对良知的阐述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带有经验心理学的色彩,对良知、本心的追求与倡导也体现了现代心理学上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同时“四句教”还阐述了心理教育的原则,即在心上用功,在事上磨练。心上用功带有浓厚的心理自我暗示色彩,在事上磨练则具有知行合将心理外化的理念。“四句教”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对丰富我国本土的心理学有所裨益。

55、    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56、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做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坏的事情绝对不干。“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词。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们推翻清朝到现在只有九十七年,还差三年才一百年。九十七年以前,我们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词上先做一个解说。

57、他的学生得了眼病,忧心如焚,王阳明认为,这是贵目贱心。王阳明批评学生将外在的事物(物欲)当成内心的一切,遮蔽了心灵,忽视了心灵本真的状态。心理暗示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具有方法论的作用。

58、南怀瑾先生:心理上自然地清静,身体就会自然越来越健康

59、不仅如此,王阳明一生的实践正是经历了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结合,最终实现自我。他不仅在学理上,更是在行动上实践着自身的学说,追求理想自我,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个人的人生历程也是自我心育的历程。青年时期的格竹事件形象地说明了王阳明希望通过身体力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精神心理生活。中年时期官场遭遇不幸,王阳明自我流放,爬山涉水、贫病交加,历尽千辛万苦,辗转来到贵州龙场。在贵州,王阳明身体虚弱,缺衣少食,语言上无法与当地人沟通,精神上时刻担心受迫害。在这种困窘的情形下,个体的心理有着两种调节方式:一是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觉得生活、生命没有意义,产生告别尘世或一毁俱毁的念头;二是心理上努力自我调节,自我救赎,点燃精神之光,在精神心理的层面实现终极的自由,这背后需要理想信念的坚强支撑。在困境中,王阳明的心情并不轻松,跟常人一样,他也历经着煎熬,感受到了孤苦无依、万念俱灰,并一口气写下了五首《去妇叹》,充满了自怜自吊的味道。在内心失调的情况下,经历痛苦、压抑、苦闷的心理体验后,王阳明奇迹般地走出绝境,依靠的正是内心对“理想自我”的坚强信念。他转向第二个选择,获得“心”的光照。

60、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61、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62、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63、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文化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们大概都听过。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不谈庙子里和尚唸经吃素这些形式,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以外,另闢了一条路子,直接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换句话说,是印度文化跟中国文化的接轨,产生了新的东方文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64、    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65、       我已提醒各位,一切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例如:保溫杯是緣起,沒有了就是性空,在它沒有存在之前,是性空,存在才緣起。種種條件構成了保溫杯,這有很多條件。請問它有沒有一個體?「體」就是托子。假使有個體,這個體擺在哪裡呢?擺在緣起性空,沒有存在之前,它沒有,消滅以後,它消滅了,那這個體在哪裡?哲學上搞體、相、用,沒有這個東西,是人搞出來的語言。一切的存在沒有一個體,各位慢慢去體會囉。王陽明的無善無惡,倒是說到阿賴耶識本身無善無惡,這個對了。但他來個「心之體」,不通。所以宋明理學到他那裡,就更走樣了。

66、致良知是最终的目的,意味着心学的完成。达到“良知”的境界时,才有可能获得真知,了解事物的本源。知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于人自身的心灵,因此要在心上用功。即提倡以人的本心对待万物,以人的善心对待万物。但这并不是说人心要陷入冥想、苦思的状态中,而是要在事上磨练。

67、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68、“为善去恶是格物”,第四句话不管,是行为上的,都对。修行,是修正自己心理行为,每天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善去恶,行为上都是对的。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不做恶,向善方面走。

69、而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格物致知,将一件事研究到极致,变成自己的知识。

70、   「純覺」是康德哲學所說的先驗,即超驗統一的底層。

71、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72、因此,所谓的“心之体是中”,即是强调不能有任何的先验之见和偏见,才是致良知的态度。要把我在面对一个事物之前,全部的态度,先验、前见、偏见统统放掉,只以一颗赤裸裸的中正之心,来直接面对事情本身,还原事物原有的状态,才能够成为善。任何事物在成为你真正的对象之前,一切的言说都是多余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王阳明是最具有科学精神的。“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即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在事物变化的过程当中,把握事物的真实状态,就是致良知。致良知一定和时间空间相关,和当前状态相关,和对象有关,和情景有关。这也就是“义”,“义者,宜也”,也正是此意。以正为义,义必显正,是天下的公理。”良知就是未发之中“,未发之中经由你主体的现场表达和体现呈现出来的过程,就叫做”中“、”义“,这就是致良知,这就是真理的体现。所以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只是在面对事情的真实状况,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我们赋予的不同的价值名称,本质是同一的。

73、    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性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当时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74、   「問渠那得清如許」──你為什麼這樣清純?

75、       秦漢以來,孔子搞一個春秋,結果呂不韋又搞一個亂七八糟的呂氏春秋,秦朝垮也,就是例子。王陽明不是純覺遺身,他是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王陽明是在二禪的境界中,二禪的境界就是羅漢的初步。羅漢只有自己,沒有社會和眾生也。我們是在討論王陽明做為一個聖人,他在境界上、在佛法上、在唯識的、知識的成就上,他到一個什麼地步。

76、王阳明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说他错了,他没有彻底地开悟,只见到一点清净,你们打坐的时候都碰到过的;就是坐得好的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想什么,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这个是对了,不过你们不敢承认而已,对不对?好像那个稀饭煮得很稀,一端来“嘘嘘”一吹,米浆吹开了,看到里头有几颗米,这比方叫做“吹汤见米”,你听懂吗?好像把分别心打开了,咦咦!咦咦!很清净,就是这个。

77、《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78、阳明又对孟子的原意进一步的扩充。"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79、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妙明真心,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阳明前无古人的创见,就是在顿悟中吸收了佛法的精义,把它圆融地转换成儒家的良知观念。这个转换看似简单,其实极难。阳明先生是大儒,在禅意和儒家经典之间腾挪自如,提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在这个极其复杂的心灵体验的过程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

80、“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一动是体来起用嘛。可见他是“自语相违”了。体上是无善无恶的,意动了就有善恶,那个意是不是体起用呢?等于海上波浪就是水,水一动就起波浪了,波浪是水变的嘛!就是这个道理。

81、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

82、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3、    南怀谨先生认为王阳明这四句教并非完全正确,而且是相互矛盾的。

84、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提到王阳明,再讲到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明心见性。刚才提过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都是人性的问题,可见人性问题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中心问题,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却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这样能和现在科学接轨吗?中国要恢复这个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

85、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6、这就进一步指出,仁义礼智在我心中,就是因为良知的作用。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来不具有抽象的意义。阳明把它提高到与真心、天理异名同体的高度,直指良知就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性、也就是天。真心不来不去,所以良知(真心)也本无来去,无起无不起;虽然有时被私欲掩蔽,但仍然存在于人的本体上。一旦能克服私欲,良知就可以恢复它的光明,而同于圣人。

87、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今天因为时间很短,我只提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希望你们回去能够找这些书看,做这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化很有希望复兴起来,谢谢。

8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89、对“四句教”之理解阐说历代来存有争议,为阳明思想史的一大议题。“有积极的张扬者如王龙溪,有谨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绂,有否认者如刘宗周、黄宗羲师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颜元、张烈之流。”(参见陈立胜论文《“四句教”的三次辩难及其诠释学义蕴》)

90、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心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止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

91、“四句教”体现了心理学上对“理想自我”的孜孜追求

92、    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93、       跟宇宙一切存在的常寂光,合而為一。

94、    王阳明第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说他错了,他没有彻底的开悟,只见到一点清净,你们打坐的时候都碰到过的;就是坐得好的时候,没有妄想,也没有想什么,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这个是对了,不过你们不敢承认而已,对不对?好像那个稀饭煮得很稀,一端来“嘘嘘”一吹,米浆吹开了,看到里头有几颗米,这比方叫做“吹汤见米”,好像把分别心吹开了,很清净,这是第六意识分别妄想不起了,可是那个清净也只是心的一面啊!大家看《六祖坛经》学禅的,同王阳明一样,认清净心就是本体心,都走了这个错路,所以我说王阳明错了。“无善无恶心之体”,认为心性的本体,就是无善无恶,这个是什么佛啊?只能叫糊涂佛!

95、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