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的代表作是
1、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译者: 吴模信 / 吴煜幽
2、帕特里斯·谢罗导演的《争吵》和《虚假丫鬟》、
3、新书坊|为何非西方世界没有产生西方式的政治哲学大作
4、俄国小说家安德列·别雷的代表作,描写了1905年革命前后10多天里小说人物的行动、谈话、梦境以及一些主要的和次要的心理及哲学活动。
5、这个古典喜剧以轻松浪漫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一波三折但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
6、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伏尔泰的代表作是)。
7、“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伏尔泰的代表作是)。
8、人的本能是追逐从他身边飞走的东西,却逃避追逐他的东西。
9、(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名学者、作家)
10、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乐趣的远景。
11、《老实人》中历险的情节,是和他的哲理倾向互为融合、浑然一体的。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和背景都是虚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是,荒诞中却隐藏着严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
12、伏尔泰的咖啡瘾很大,一生中喝了数量惊人的咖啡。有个好心人曾告诫他说:“别再喝这种饮料了,它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13、有年去扬州的“晚清第一名园何园”参观,小姐绣房中没有绣品,却摆着钢琴和写生画,那幅素描画的正是“伏尔泰”石膏像,写生架前摆着"伏尔泰"和“海盗”的仿青铜色雕塑。
14、假如你想知道是谁控制了你,那就看看谁是你不能批评的人。
15、譬如,他常与意大利喜剧的演员接触,为他们创作适合他们各自性格的角色,也会创作适合法式戏剧的人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esQuinault 基诺一家》。他笔下的人物常隐藏在“深色”的面具下,换装和爱情常常是他戏剧的主要动力。马里沃自己这样总结:“我曾从那些形形色色隐藏了爱意的壁龛中窥探人心,而我的每一部喜剧都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这些壁龛中藏起来的心。”
16、夏洛特·勃朗特代表作,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17、新书坊|郭小凌:回望罗马史上最惨烈的篇章——塞姆《罗马革命》对历史巨变的新阐释
18、查理十二世在瑞典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他曾与俄国的彼得大帝在东欧争雄。《查理十二传》记述了他如何在国难当头之际登基,力挽狂澜,继而开创霸业却最终走向覆灭的过程。该书是伏尔泰人物传记类史书的代表作,伏尔泰集多种资料写成此书,其与《路易十四时代》及《风俗论》被史家列为伏尔泰的三大历史名著。
19、叔叔对他道:“我看明白了,你永远做不成修士,做不成院长;你要当了军官,比我当上尉的哥哥还要勇敢,说不定也和他一样是个穷光蛋。”甘嘉篷小姐哭个不停,搂着他说道:“他要把性命送掉的,和我们的哥哥一样;还是让他做修士的好。”
20、他茫无目的,迈着大步走去,忽然听见一阵鼓声,看见远远的一大群人,一半奔向海边,一半逃往内地。
21、漫长的旅途中,他几乎没有经历或见证一件积极的事情。作者用紧凑的节奏,在途中安排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与社会弊病,让“老实人”去经历、见证、思考、成长、成熟,慢慢摒弃盲目乐观主义,变得中庸实际。
22、天真汉垂头丧气,郁闷不堪;他沿着海滨散步,肩上背着双膛枪,腰里插着短刀,偶尔朝着飞鸟放几枪,常常想把自己当作枪靶;但为了圣·伊佛小姐,还不愿意轻生。他一忽儿把叔父,姑母,下布列塔尼,洗礼,都咒骂一顿;一忽儿又祝福他们,因为没有他们,他不会认识他的爱人的。他立意到修道院去放火,才下了决心又马上打消,生怕烧坏了爱人。多少矛盾的思潮在他胸中骚动,便是英吉利海峡中受东风西风激荡的浪潮也不过如此。
23、在政治体制方面,伏尔泰十分钦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时也谈到共和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他赞美瑞士的共和制度,认为那是真正平等的政治体制。但他认为共和制容易产生党争,引起内战,破坏国家的统一。对于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制度,他赞不绝口。在他看来,英国的宪法和法律有三方面的优点:第限制了王权和贵族的权力。他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这样开明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住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且无家臣;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第宪法保证了议会的权力。在他看来,上院和下院是国家主宰的权力结构,达到了国王、贵族和市民势力的平衡,使各方面的利益都能得到照顾,同时议会制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他相信下院是为了人民的,因为在那里每个议员都是代表人民的议员,因而下院是道道地地代表着全民族。第法律还能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他赞扬商业使英国富足和强大,法律保护商业,社会也不歧视商人。他借用英国人的口气说:我们胜利的舰队把我们的光荣带至四海,而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
24、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作品,叙述的是西西里一个古老贵族家庭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经历衰亡的历史。
25、意大利作家曼佐尼作品,描绘出十七世纪意大利各阶层的人物及其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被誉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一部百科全书。
26、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至今仍长演不哀的就只有马里沃和博马舍的剧作。在法国,马里沃的作品被收录于各级学校的文学课程中,至今仍然是各大剧院不可或缺的演出剧目。然而,马里沃的剧作仅有两部有汉语译本,所以中国观众对他也相对比较陌生。
27、还有著名的雅克·拉萨勒大师执导的七部马里沃作品......
28、作者: (法)伏尔泰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译者: 吴模信 出版年: 2015-2页数: 316
29、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作品,受到拉美文坛的普遍好评,认为这是一部“最为全面、最为完美、成就最为显著的小说”。
30、大仲马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揭露了统治阶级人物之间的伪善关系。
31、除以上三部经典著作之外,商务印书馆另继续出版了伏尔泰所做的其他历史著作,在此一并列出:
32、译林出版社联合草鹭文化本次推出的限量典藏版《老实人》,其插图正是以“无与伦比”版为底本精心复刻。文本采用傅雷先生初版于1955年的经典译本。傅雷先生的译文典雅蕴藉,历久弥新,经过六十五年的岁月洗礼丝毫不见老态。《老实人》恰好也是伏尔泰六十五岁时的作品,照保罗•莫朗(PaulMorand)在“无与伦比”版序言中的说法,以写作论,年过六旬的老翁伏尔泰正是最有活力的年纪,如果说一个人的晚年相当于一天中的晚餐,那么,要领略伏尔泰最精彩的言谈,最潇洒的丰神,就应当去同他吃顿晚饭。这一回,有傅雷和西尔万·绍瓦热作陪,餐桌上的伏尔泰一定格外健谈。
33、路易十五是个破有争议的人物。贬者谤其慵懒无能,纵情声色,丧土辱国,民穷财尽,王全衰落。赞者则称之为“受爱戴的国王”,伏尔泰与1745年任宫廷史官后,利用职务之便广贤博闻,写成此书。此书对路易十五在位期间,法国宫廷内部的斗争,宫廷与巴黎高等法院的较量,法国的经济、文化、宗教方面的情况。法国语欧洲各国的关系、法国的对外战争等等有比较详细的记述。这是他治史及为人传记的特点,把人物置于时代范围内加以评述,兼论其他领域。
34、马克·吐温的重要作品,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它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最杰出的一部。
35、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36、天真汉在厮杀的时候捡到一个大荷包,满满的装着基尼亚,大概是英国司令失落的。他以为这笔钱可以把下布列塔尼全省都买下来,至少也能使圣·伊佛小姐一变而为贵妇人。个个人劝他到凡尔赛去受赏。民团司令,高级军官,纷纷给他出立证书。叔叔和姑母也赞成侄子去走一遭。他一定能毫无困难地见到王上。单是这一点,他在外省就是一个大人物了。两位好人拿出一大笔积蓄,加入那个英国荷包。天真汉心里想:“等我见了王上,就要求他准许我和圣·伊佛小姐结婚,他决不会拒绝的。”于是他动身了,一乡的人都来送行,欢声雷动,把他拥抱得气都喘不过来,姑母把眼泪洒了他一身,叔父给他祝福了,他自己却是默默地向美人圣·伊佛致意。
37、本书是伏尔泰75岁时以其如椽之笔撰写的历史著作,以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历史为框架,围绕法国王位传承和朝代更替的主线,叙述了巴黎高等法院的源起、发展、演变和消亡,并对巴黎高等法院在不同时期与场合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讲述了巴黎高等法院和国王的关系问题。
38、1694年11月21日,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
39、绍瓦热的《老实人》插图创作于1939年。作为一位带有文人气质的画家,给伏尔泰作品配插图对绍瓦热来说可谓“得其所哉”(rightuphisalley)。收入此版《老实人》的十七幅插图每一幅都充满谐趣,充满智慧,以巧妙的方式将伏尔泰瑰奇的想象呈现给了读者,另外,绍瓦热画作多变却又谐和的配色,更是值得细细品味。这些插图不惟赏心悦目,更是充分捕捉文本灵魂之后的产物,透着浓浓的书卷气。绍瓦热深知,他创作的是活在书里的画(withinthecoversofabook),而非挂在墙上的画(notuponawall)。
40、他和孔子具有相似之处,对劳动人民抱着鄙视的态度,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声称“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41、《政协委员履职风采》系列文集|闫冰竹:投身政协舞台,勤勉履职尽责
42、《家国天下义门陈》|一个旷世家族的传奇故事
43、英国作家伊夫林·沃作品《旧地重游》,反映了二战后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反映了他们的回忆、哀伤与失望。
44、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45、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46、俄国作家伊凡·冈察洛夫作品《欧布罗莫夫》,嘲讽了19世纪的俄国社会及其官僚作风。
47、Unecomédieàl’épreuvedutemps
48、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叙述的是美国姑娘伊莎贝尔·阿切尔被猥琐小人骗取了爱情,以至醒悟为时已晚的故事。
49、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作品,从一个士兵的角度去描写战争,突出战斗环境中个人的具体感受,把士兵们的恐惧和悲伤,懦弱和勇敢描绘得淋漓尽致。
50、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51、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52、李商隐:他用无形的凤首箜篌,弹奏了一曲千古绝唱
53、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的代表作,它以英国小说中没有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代表了劳伦斯作品的最高成就。
54、西尔万·绍瓦热原名菲利克斯•鲁瓦(FélixRoy),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弗朗克孔泰(Franche-Comté),与大文豪维克托•雨果是同乡。绍瓦热的父亲是建筑学家,一战前,他也学习建筑学——这或许无形中为他后来的艺术事业打下了基础。战争中,他去前线服役了十八个月,一战后开始创作插图。绍瓦热一生爱书,孜矻以求将高品质的图书带给世人。除了源源不断为心爱的书籍绘制插图,绍瓦热还积极投身教育,担任过艾斯蒂安学院(l’ÉcoleEstienne,即法国高等平面设计艺术学院ESAIG)的院长,时至今日,该校依然是法国平面设计领域最有声望的机构之一。绍瓦热在木版画、铜版画和石版画方面都有不凡造诣,堪称多面手。不过,他的知名度主要还是因水彩画而建立的。1934年,他开始为美国的“限印本俱乐部”(TheLimitedEditionsClub)珍藏本创作插图,之后佳作连连,如法朗士的《波纳尔之罪》,夏尔•佩罗的《林中睡美人》,爱德芒•罗斯丹的《大鼻子情圣》,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他也应国内出版社的邀请奉献了司汤达的《红与黑》、洛蒂的《菊子夫人》等名著的插图。正是因为绍瓦热擅长运用各种绘画技巧,又熟悉书本印刷、制作的过程,他才能够不为技术层面的局限束缚手脚,在纸页间从容挥洒,一任风流。由他配插图的文学经典,业已成为许多爱书人渴望拥有的佳本。
55、作者: 伏尔泰 译者: 吴模信 / 沈怀洁 / 梁守锵 出版年: 1996-4页数: 647
56、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作品,一名广告推销员一昼夜的奇异经历,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57、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代表作,塑造了约一百五十个"圆型"或"扁平"人物,并将他们安排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再现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58、“你说得很对,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这位年迈的哲学家说,“要不然,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呢。”
59、伏尔泰将一位同时代的作家赞扬了一番。一位朋友当场指出:“听到你这样慷慨地赞扬这位先生,我感到非常遗憾。要知道,这位先生在背后经常说你的坏话,真的。”
60、美术家庭总得摆几件石膏雕塑,既自画也教学生,伏尔泰便是最常见的一尊。
61、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
62、民团司令告诉他,英国人要来抢劫小山修院,喝他叔父的酒,说不定还要架走圣·伊佛小姐;又说他上回搭着到布列塔尼来的小船,原是来刺探虚实的;他们并没和法国宣战,却先来骚扰地方;全省都受到危险了。天真汉道:“啊!要是真的,他们就是不守自然规律;我有办法,我在他们国内住过很久,懂得他们的话,让我去交涉;我不信他们会有这样恶毒的用意。”
63、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64、傅雷早年留学法国,精通法语,翻译了大量法国文学名著,《天真汉:傅雷译哲理小说集》一书收录了傅雷译伏尔泰作品:《査第格》《老实人》《如此世界》《天真汉》。《老实人》讲述了一个天真淳朴的爱情故事。《天真汉》讲述了一个在加拿大未开化部族中长大的法国青年。《查第格》以明哲保身为处世哲学,但灾祸总是不断降临到头上……四部小说均以滑稽的笔调,通过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阐明哲理,是傅雷先生比较成熟的译作。
65、马里沃一生著有37部作品,大多为爱情喜剧。凭借幽默、淡雅的爱情喜剧风格,马里沃确立了自己在法国古典戏剧史上的独特位置。尤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马里沃的作品在当代法国戏剧导演史上的位置更是举足轻重,法国许多当代的导演大师都先后以其精彩的舞台导演创作为观众重新诠释了马里沃的戏剧精华:
66、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加强中央集权制。可以说,近代俄国等各方面的发展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伏尔泰的《彼得大帝在位时期的俄罗斯帝国史》正是描绘了这一时期的俄国历史。
67、我家也摆了一尊伏尔泰雕塑,学生们有时偶尔看到,便奇怪:这是谁呀?这么难看的一个老太太!
68、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岁。
69、伏尔泰关于平等和自由的思想,是他在当时法国最具有启蒙意义的东西。他有一句名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子上带着轭,而贵族的儿子生下来在腿上就带着踢马刺吗?对他来说,平等意味着反对等级和封建特权。他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说:“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然而,他并没有将这种平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和政治领域。他的平等主要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是机会平等和人格上的平等。他出于资产阶级的本能,认为社会中不可能不分成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一个是穷人阶级,他嘲笑那些主张财产平等的人是“掠夺富人的穷光蛋哲学”。这样他自己就陷入不可自拔的矛盾境地之中。在他为《百科全书》所写的“平等”的辞条中,他说:“平等既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同时也是最荒诞不经的事。”所以,他所说的平等就是后来资产阶级视为天经地义的机会平等和人的自然能力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中国的皇帝、印度的大莫卧儿、土耳其的帕迪夏不能向下等人说“我禁止你消化、禁止你上厕所、禁止你思想”一样。此外,他还从人性的自私自利本性出发,认为人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平等的,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喜欢统治、财富和欢乐,愿意得到他人的金钱和妻女,愿意奴役别人,因此出现不平等是必然的,平等只能按照资产阶级的意愿理解为在财产私有权面前的平等。
70、伏尔泰关于自由的思想也是如此。在他为《哲学辞典》“自由”写的辞条中,他说:自由就是“试着去做你的意见绝对必然要求的事情的那种权力”。在他看来,自由是人人享有的天赋权利。他十分欣赏英国在君主立宪政治制度下的自由。首先英国人有“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有信仰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供奉上帝”,有“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有权发表一切想法,法律保障他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以及公民“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法律条文的规定来裁判的自由”,等等。看来,他所理解的自由并没有超出英国式的自由的范围。但是,有一点他是按照资本主义的现实直言不讳地说出来的。他在《哲学辞典》的“财产”条目中说:社会并不需要农民成为富人,而是需要这样一种人,在他的身上除了一双手和一片善良的心愿以外什么也没有,他们将自由地将他们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高的人,他们用这个自由来代替财产。这说明他同情农民的不幸是为了把他们解放出来使他们成为劳动力的自由出卖者。在这一点上他是坦率的。
71、美国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作品,描写了瞬息万变的美国生活,再现了美利坚广阔的生活场景。
72、提到马里沃最受欢迎的作品,当属是《爱情与偶遇的游戏》,同时这也是演出纪录最多的作品之一。这部剧在法国更是人尽皆知,但在中国,只有导演赖声川曾将之改编成话剧《爱朦胧、人朦胧》。
73、美国作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以内布拉斯加州的大草原为背景,描述了一位波希米亚移民的后代安东妮亚在旷野上开垦荒地,艰苦创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