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文案精选4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14 00:20:12 浏览59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1、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2、(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3、(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6、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7、(译文)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得冒犯,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8、(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

9、注释:①笃(dǔ):忠实,坚守。 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③仁:仁德。

10、(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11、(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12、(注释)(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2)醯:音xī,即醋。

13、时光匆匆流逝过,平平淡淡才是真。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14、(评析)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亦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曾子的这段话道出了儒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厚望。

15、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16、(注释)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忧思,并想象追求到以后的快乐。②淫:不局限于现代仅指性行为的狭义,而取广义的解释,即过度的意思。

17、(评析)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1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9、(注释)①弘毅:弘,大;毅,坚毅、弘毅指志向远大,意志坚毅。

20、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1、(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2、(译文)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能凭空创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才能。我总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用心记下来。我是属于次一等的智力。”

23、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24、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5、(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26、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27、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8、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29、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30、(注释)(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3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3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3、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3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35、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36、(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37、(译文)孔子说:“坚定对道的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就隐居不出。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38、(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39、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40、(译文)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41、(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42、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43、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4、(注释)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45、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6、(注释)①五人:指禹、稷、契、皋陶、伯益。②乱臣十人:乱,即治。乱臣即治国之臣。十人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太公姜尚等,其中包括武王的妻子邑姜,其他九人治外,邑姜治内。所以下文说:“有妇人焉,九人而已。”③唐虞之际:指唐尧、虞舜之后。之际,之后。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④斯:这,指周武王的时代。⑤三分天下有其二:据说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归周的已有荆、梁、雍、豫、徐、扬六州,只剩下青、兖、冀三州属殷纣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