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理论
1、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态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态学、人格心态学和变态心态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2、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
3、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繁衍与个体生存;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4、详细说,让孩子亲近异性父母,自然表达。当孩子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时,不斥责压制,但也不让他们觉得他们赢了。
5、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6、因为人类精神,世界上没有可靠的科学方法,要想认知人类深层的那些精神现象,只有靠大量临床观察,判断,自己总结一套学说。所以它说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是否有道理,要保持一个审慎的态度。这么说,它相当于多了一个我们看待我们精神世界的角度。所以文章中举的个人经历的例,也许带有偏颇,不是很严格意义上的逻辑严谨。(弗洛伊德理论)。
7、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8、1897 年,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进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梦。在进行了两年的自我分析后,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他把分析的结论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并于1899年出版(出版日期写的是1900年)。该书后来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然而这本书也遭到大量批评。在其一生余下的时间里,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后半小时被用于自我分析。
9、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态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Drive或DeathInstinct)。
10、1岁之前,婴儿吃的是妈妈的奶,粪便是不成形的。1岁之后,慢慢的断奶,大便成形,这是他的第一个的创造物,他能自己控制它。这一阶段主要是形成他的自主控制感的。
11、自我,德文原意即“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又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12、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最原始,与生俱来,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比如婴儿的人格。自我是经过环境反复教训从本我分化出来的部分,是理性的,识时务的。超我是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发展的一部分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行为。
13、(1)本我 是人格最主要的部分,属于潜意识,出生时就存在。受快乐原则支配,追求最大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14、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对人类本性可以说是看的非常透彻的,他对于一些心理上的分析也是非常精准到位的,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1心理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61弗洛伊德创立的,对20世纪的行为研究和思想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他把这个概念称为“潜意识”。
15、 (3)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6、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17、心里会出现扭曲,在某时间会爆发强的奸,性生活不和谐,以及和伴侣发生矛盾。
18、此外,它经常与思想的其他两个部分发生冲突,尤其是本我。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严重的冲突将会导致精神障碍。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些冲突中的多数都源于早期的性冲动,因为社会总是对其打上了羞耻和偏见的烙印,因此经常会导致这些欲望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弗洛伊德认为这种一味的逃避态度最终会演化成一种潜意识。
19、今天下班后比较晚,白天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去健身。
20、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向于感觉功能的。他们头脑清醒,倾向于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但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外倾感觉型的人,寻求享乐,追求刺激,他们一般情感是浅薄的,直觉压抑的。
21、 把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22、于是就开始崇拜父亲。此刻父亲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孩子的标准。父亲就是孩子的引路人,让孩子去学习你的优点。
23、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没有弗洛伊德,心理治疗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样。诸如自由联想、催眠和释梦之类的方法,已经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
24、由于对佛洛依德心态学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25、从本我角度讲,他的对手就是超我,人性考验的电影,比如把3个男人,1个女人放在一个岛上,刚刚开始可能很和睦,但为了性的需求,三个男人开始打架。
26、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27、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
28、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性欲,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29、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 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
30、在阅读心理学过程中,不管是阿德勒还是弗洛伊德,都对认识自我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31、当我们被赋予正常的生物基因后,需要更高的思想和品德,就需要模因进行传播,所谓模因就是文化。电视、书籍、音乐就是文化,包括图腾和艺术作品。
32、 这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于直觉功能的。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内倾直觉型的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荣格认为,艺术家属于内向直觉型。
33、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幻想、欲望、判断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34、 1)外倾思维型(the extroverted thinking type)
35、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36、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37、从孩子的心里讲,在性发育的促使下,想要争夺父亲的地位,把母亲占为独有,但是由于自己还不够强大,只能模仿父亲的行为,以获得母亲的爱。
38、 ②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9、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
40、中小学生也有许多压抑的人格因素,这需要教育者发现,破解。
41、刘慈欣在三体中有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的性,失去一切”
42、好了,我的自我就出现了,之后会通过、思考、分析、逻辑、判断,最终选择超我的锻炼?还是本我的不锻炼?
43、问题来了,根据上面这个案例,会不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用自我去选择超我状态,毕竟健身对身体好嘛。
44、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于思维功能的。他们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他们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荣格指出,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标准内倾思维型的人。内倾思维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45、我有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初中同学,他现在美国,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思考,就喜欢撕嘴唇皮。有时撕出血了,他还是会不停的撕。
46、坦率的讲,中国的孩子这方面确实没有建立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不如西方,从NBA和CBA对比就能看的出来。NBA赢球了,球员那种庆祝胜利的动作,那种展现竞争的野性,很让人感染,同时对手也非常尊重。而CBA赢球之后,庆祝动作很少,下意识的表现我是安全的,是无害的。不敢展现自己的力量,害怕竞争,害怕失败,我想可能和东方文化这种强大的超我有关。
47、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48、弗洛伊德心态学理论是什么,你知道吗?在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很多的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整理而成发表就成为了理论学说,对于指导人们的思想由很大的好处,下面一起看看弗洛伊德心态学理论。弗洛伊德心态学理论是什么1弗洛伊德心态学
49、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50、 5)外倾感觉型(the extroverted sensation type)
51、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52、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53、这个阶段最好的应对方式是提供一个抱持环境,能展现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能竞争,能合作。
54、 他把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55、调查发现,为数众多的年轻的或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认为自己的取向是“精神分析的”。人们认为弗洛伊德推广了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概念并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心理学者今天研究的许多课题都源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尽管它们不再具有弗洛伊德风味。
5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57、 荣格并没有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地划分为8种类型,他的心理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外倾性和内倾性的中间型。上面用来说明每一种类型的模式都是典型的极端模式。纯粹的内倾型的人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有些人更多地发挥这一种心理机能,另一些人更多发挥另一种心理机能。此外,外倾型或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例如,李白具有较明显的外向性,杜甫具有较明显的内向性,但是,他们都成为唐代的伟大诗人。
58、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减少同父母、家庭的联系,逐渐发展出成人的异性恋,人格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59、本公众平台以心理学为基础,围绕婚姻、家庭、亲子,儿童心理咨询,职场和行为方面,以自我身心灵健康幸福,关系和谐为目标,透过心灵成长,了解自我的童年来改善亲子、亲密和自我关系带您走向完整、和谐幸福。
60、在心理学的类型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就已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6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这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62、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63、经常便秘的人,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是抠门,吝啬的表现。不知道你们是否符合。
64、如果自我总是选择超我状态,那本我就会被压抑。这些被压抑的心理,会积累在潜意识中,会对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65、自我:派生与本我,最理智和符合现实的部分。帮助本我根据现实可能性来满足。
66、 (2)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
67、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68、 3)外倾情感型(the extroverted feeling type)
69、这两种类型分别表现为主要通过自身来满足需要的人以及通过其他人来实现个人满足感的人。针对弗洛伊德关于思想的三分法,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原因在于他认为人们对潜在的知识宝库中的`神话、符号和信仰进行共享,而且体现于人们的所有行为中。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70、关于肛欲期第三点,负面情绪宣泄,常被心理学家视为排泄物的象征。孩子有时候尿床,就是在表达他们的不满。动物也是,野兽看你不顺眼时,就朝你撒了一泡尿。
71、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痛苦,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72、传统的精神分析属于本我心理学的范畴,有些心理学家虽然对自我有独到的见解但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唯独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哈特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体系,艾里克森则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最大理论权威,把自我心理学发展成为毕生发展心理学。
73、 荣格根据里比多(libido)的倾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的里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性的人;里比多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性的人。外倾意指力比多的外向转移,内倾意味着力比多的内向发展,它表现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否定联系。外倾型(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倾型(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孤僻、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性格反应特有情境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74、下面咱看看《梦的解析》和《心理类型》这两部著作。
75、 由于荣格的性格类型的划分是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而里比多是本能的力量,所以这一理论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性,并且带有神秘色彩。另外,荣格提出的8种机能类型,并不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而是用数学的综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各种类型之间界限不清,几种类型的特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对内倾型和外倾型论述部分内容是符合实际的,这种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为这种简单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维度),心理学家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在EPQ和MMPI等量表中也都包含有内外倾分量表。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内倾性与外倾性具有复杂的结构,它们由许多特质构成。
76、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77、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于直觉功能的,他们力图从客观世界中发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并不断地寻求新的可能性。他们对于各种尚孕育于萌芽状态但有发展前途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并且不断追求客观事物的新奇性。外倾直觉型的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荣格认为,商人,承包人,经纪人等通常属于这类型的人。
78、成熟期(青春期以后):心理结构平衡不需要多少心理能量来压抑自己的本我冲动。恋亲情结已经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