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恶
1、人性有善有恶论 董仲舒认为人性有善有恶,认为善出于性,但性中有情,情是恶的。
2、面对一个理论,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它可行吗?能给人民带来利益吗?当年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之一就是跨国公司压榨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会把一个国家压榨干净……我认为,既然廉价劳动力闲置,那么如果跨国公司想利用,为什么不行呢?我们可以从跨国公司那里学习先进经验,没有它们,我们可能永远都学不到这些……发展经济学派认为这是压榨,而我们的经历就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观点。我们只是脚踏实地,绝非故意给高深的理论原则挑刺。
3、在这个问题上,弗雷德里希·哈耶克在其着作《致命的自负》中表达的观点非常明确,而且具有权威性,与我长期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但他的书没有说明一些伟大的知识分子的不明智之处,其中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些伟人往往认为人类大脑可以设计出一种更好的制度,这种制度比“历史演进”或“经济达尔文主义”在过去几个世纪带来的“社会正义”还要多。
4、电影中的世界更多的是温暖,好心厂长的倾囊相助、厂长太太的支持理解、医院方面的配合、好心的心理医生,小伙伴们的帮助与理解,甚至是出租大头玩偶的人的无私帮助等等,或许也正是电影世界中的温暖才更加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残酷。
5、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论的探讨主要围绕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品级层次、人性种类等问题展开,形成了具代表性的人性善恶理论、人性品级理论、两种人性理论,不仅成为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的牢固基石,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内容丰富的精神财富。
6、而狱警则反问如果身份互换的话,囚犯准备怎么做?
7、所以营销运营中,总是有一句话叫利用人性的,贪、懒、装去做营销,越是普众的心理越是低级。所以看到很多图谋不轨的往往会去利用之。
8、我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加以限制,制止恶的一面。虽然这样说可能令人沮丧,但我仍然这样认为。
9、最近看了不少关于武汉人、湖北人在各地遭遇的报道,有的让人倍感无奈,有的让人潸然泪下。顺带的,许多人又在争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对此,我想多说几句。
10、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11、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12、作出了一个个生死攸关的抉择,经历了一次次重大的危机,我的眼光、雄心和辨别轻重缓急的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相信这种变化将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所谓的“硬件”(即我的身体、精神和情绪)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的“软件”(也就是我对上帝、荣耀或金钱的看法)已经受到了人生阅历的深刻影响。(人性本恶)。
13、佛教的“共业(识)”说,是群体共同具有的刻有时代特点的人性。个体未变,仍由业力牵引决定。人性本质在于自身从内对外的影响,善恶就在人的一念之间。我们若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为何人性后行恶之举。若说人之初性本恶,恶与善又是怎么定义的,有恶必有善焉。言恶必有善之对照,方显出恶行,才能定其为恶。在这个世界中,若能够容易分清善恶,那是最好不过的。可是有几个人明辨是非,别说善恶终有报,能够跳出利己来看善恶的有几个人?知道利他就是利己,能够舍生取义的又有几人?我是想不通,因此才要这样常思常想。
14、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主要说的其实就是人“贪婪”本性,绝对不是说谁谁大公无私。大公无私的人肯定有,但极少,先公后私的有部分,但这些可都拜托后天的教育、环境等后天努力修行之功,属于社会性了。
15、电影的丧尸题材、剧情结构、拍摄技巧都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套路模式,但它没有套用西方大片的主角光环和英雄主义,而是融入了东方的元素和内核,展现了道德伦理、善恶有报、因果轮回,这些是亚洲人才明白的情感共鸣,因此这是一部属于亚洲的丧尸大片。
16、 西方哲学家奥古斯丁、霍布斯等人认为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人的本性是自私与恶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力图排斥异己,互相谋算、陷害与残杀,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象狼一样。
17、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18、他的筋骨虽然柔弱,但小拳头却握得很牢固;虽然不懂得男女交合之事,生殖器却勃然挺起,这是因为他还未受世俗的污染,故精气充沛之至的原因。他整天大声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之极的缘故。
19、但是人生在世谁能没有一点私心?所以我们需要理解与包容。
20、实验第3天,编号8612的囚犯精神压力太大而放声痛哭。飞利浦起先认为他只是在装可怜,后来发现他真的崩溃了,只好让他退出实验。
21、记得我知乎的一个回答,总会有一批人,说这个就是骗我来做新媒体,我知道很多人做不起来,没有半年一年时间都不一定做起来。我还不去去买币。
22、人性的可怕就是来自于自身的防御机制——私心。小时候父母利用外界的事物吓唬哭闹的孩子时就是为了让自己省心,却意识不到强行干预孩子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23、成年人经历的事多了,尤其是遭受的伤害和磨难多了就很难返璞归真。但是有一种人除外——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磨难只会促使他快速回归本真。
24、没错,在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价格信号可以引导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但具体到国难财,是不是还需要彻底依赖市场?主管部门是应该一刀切完全摘干净,甩手在旁边等着市场自己去配置,然后声称“这就是最佳结果”?还是可以有一些办法进行干预和引导,提升资源分配的效率?如果是,到底应该在哪些情况下,用什么方式干预和引导?我想,这些问题才是有良知、有学识的学者应当去研究和回答的。
25、当然你要相信,好人还是更多,因为恶也就那么几个,但是一个恶的杀伤力是极其大的。
26、人性善恶论到底指的是什么?与每个人有关系吗?
27、如果未来保证所有狼不受危险,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几年的口粮。在与损失一匹处于危险的狼只要损失一天的口粮的情况下。因为利、生存自然会选择后一种损失一天的。
28、人是高等动物之仅仅是唯一能直立行走、有主观思维并能使用工具的灵长类高等动物中的佼佼者,别的千万种都是各色高等或低等动物。
29、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在1000个新生儿中肯定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接近于天才,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是普通人,也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有点儿愚笨……正是那些接近天才的人和在普通水平之上的人最终决定了未来的事情……
30、《黑店狂想曲》;整个电影色调暖暖的,无处不在的红色也很好玩!喜欢这种典型的法式画面。就算故事大纲其实很残酷但是也用轻快的方法讲了出来,很有趣。太多讽刺和梗了,拥有财物和武器暴力的屠夫,神经兮兮的文艺分子,地下党派,富家千金和小丑,博士被屠杀,底层助纣为虐……各种黑色幽默和大胆视觉冲击!
31、如果日本军队没有在1942年发动侵略,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统治或许会再持续1000年,但事实上在1942年就终结了。我从来没想过日本人会征服新加坡、把英国人赶出去,但他们确实做到了,还用残暴的方式对待我们,包括我本人也遭受过日本人的虐待……
32、我们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种残暴侵略下的艰难岁月,较年轻的一代部长们也没有过这些经历。激烈的斗争造就了老一辈的部长们,我们中间那些身体虚弱、行动缓慢或者容易紧张的人就成为早期的牺牲品。我们这些剩下的人就是在达尔文所谓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人,我们都有强烈的生存本能。
33、他们要求囚犯们不得离开房间,个人问题统一在一个小铁桶内解决。
34、过程中,好几个想离开的囚犯顺从地提交了保释申请。他们似乎忘记了,申请保释需要走很长的程序,而他们其实还有另一个可以立即离开监狱的选择,那就是退出实验。
35、事后进行采访时,狱警的扮演者与囚犯的扮演者交谈时,囚犯的扮演者表示不会原谅狱警的扮演者。
36、所罗门王看两个妇人都说“活的儿子是我的,死的儿子才是你的”,于是吩咐手下:“给我拿一把刀来!”手下就把刀带到所罗门王面前。他接着下命令说:“把活的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妇人,一半给那个妇人。”
37、《圣经》上记载,上帝造出他的子民亚当之后,就把亚当放置在伊甸园中。后来,上帝看到亚当很孤单无趣,就想给他一个伙伴,所以上帝取了亚当的最后一根肋骨造了夏娃。伊甸园的中央,有两棵树,一棵为生命树,一棵为智慧树。
38、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39、看完这项实验,不经开始相信“人性本恶”的说法。也许善恶之间并没有界线,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邪恶的因子吧!
40、人最大的罪恶,就是对自己亲情的冷漠和亲人的莫视,这不是儿女对自己父母的不孝,而是对自己父母的冷漠和莫视。子女对自己父母的不孝是不道德,是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子女对自己父母的冷漠和莫视是一种罪恶,是一种滔天的罪恶,你对自己父母的所做所为,将影响到自己的子女对于你未来的走向,这好像就是一种报应,所谓人在做天在看?
41、显然拥有这样价值观的看客并不多,或者说还是少部分。大部分还是属于看客阶段。
42、让卢卡斯受冤的绝不仅仅是卡拉的谎言,更是小镇居民的偏见与道听途说。破窗之石、潘尼之死、树林里的那一枪,让一个善良乃至木讷的人从此永远置身威胁恐惧中,就像被猎枪追逐的那只鹿,逼你退出这片森林。
43、在50多岁、将近60岁时,我意识到,同知识、道德和精神上的满足相比,尘世的一切荣耀与成功都是转瞬即逝的,一切感官上的愉悦和快乐都是短暂的……我不禁开始怀疑我所拥有的东西中有多少是先天决定的,又有多少是后天培养的。如果我没有经历过艰难抗争的考验,我会与现在的自己有所不同吗?
44、如果一定要说“大象像个什么东西”,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意义,所以是讨论不出结果的,“大象像柱子”、“大象像扇子”这些判断都没有意义。把范围缩小之后,“大象的腿像柱子”、“大象的耳朵像扇子”,这些结论就有价值了。
45、我崇拜丘吉尔是因为当时换成其他人可能就放弃了,但他说:“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田野里、在街巷里作战,我们永不投降。”在自己的军队吃了败仗的情况下能说出这种绝不向德国人投降的话是需要巨大意志力、勇气和决心的。
46、我们都在歌颂大地母亲孕育万物的同时对于落在自己身上的一点点灰尘也无法容忍,对于其他的事物也是抱着同样的态度。
47、扮演囚犯角色的男学生并没有完全的融入进去,他们有种演戏的感觉,于是状况频发。狱警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体罚之外的惩罚。
48、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就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你,这个是你弟弟,是要相亲相爱的,对人需要怎样。这些是父母上一辈的态度,对一代人的营销教育。才是一个正向人格的产生。因为人和动物小时候,都是靠求知学习的潜意识渠道,通过模仿大人,言行举止,以满足自己的生存技巧。
49、在某个发展阶段,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能最好地满足一个民族的需求,是由社会达尔文主义决定的。
50、如果上面的假设不成立,则“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就无法讨论。如果你认同这个结论,那么问题就成了:如果没有统一的人性,如何看待一桩桩的恶行,如何看待一笔笔的善举?
51、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征服世界,或者按照自己的设想重塑世界。世界的多样化特征太明显了,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语言及历史要求各国通过不同的道路实现民主和自由市场。在全球化的世界,各个社会因卫星、电视、互联网及便捷的旅行条件相联,因此各个社会就会相互影响。
52、深度 | 智者与勇者的不同在于:一个过窄门,一个行远路
53、我再仔细察看,发觉他并不是我所生的儿子!”那一个妇人说:“不!活的儿子是我的,死的儿子才是你的。”但这一个妇人说:“不!死的儿子是你的,活的儿子才是我的。”
54、《马太福音》18章中耶稣也强调:“你们若不能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耶稣在四福音中也多次强调天国中都是像小孩子一样单纯善良、信心满满、精力充沛的人。
55、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一方面,我倡导机会均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有一定的悲悯之心,希望失败的人不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我想让制度以最高的效率运作,但同时考虑到那些现状不佳的人,因为他们的自然条件没有提供给他们足够多的资源,或者他们本身缺乏努力奋斗的条件……
56、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没有任何两个事物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同样小的事物,也没有同样大的事物。事物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即便对于非常相似的双胞胎而言,出生时也有先后之分,先来者优先于后到者。人类是这样,部落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
57、如果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就必须找到实际的办法,解决增长与发展问题,而不是寻找这种或那种理论。这也符合理智的要求。
58、这个尤其不满足市场规律,人性懒,反正这么多人,我少做一点没关系的。这个就是普遍的想法。
59、这篇文章我以站在局外的角度看,但是记住我最终跟你都一样都在局内。谁又能逃的过?
60、在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之前,我就深刻地知道了什么是权力。日本人表明了这一点,英国人却没有。
61、再比如最近关于“发国难财”的争论。“发国难财”当然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但站出来说“发国难财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这当然也是很无知的。
62、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
63、实验第4天,狱警听说,已经离开的8612号将带人来解救留在这里的囚犯。飞利浦立即把所有的囚犯转移到另一栋建筑囚禁。他们转移囚禁阵地后,就立即将原本的监狱拆除,试图让8612号以为实验已经结束。
64、离开了两名囚犯,和几名观察者,可狱警丝毫没有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