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文案精选8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04 10:21:35 浏览59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1、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3、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唯美的句子请关注:论语名言警句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4、试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理解别人。”(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5、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亦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引导他。

7、孔子说: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将坐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的精神超过了我,但我们没地方弄到做筏的木材。

8、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9、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夺去他的意志。

10、他在著作方面的这种谦逊态度,当然并不意味着他本人的思想和文采不足表于后世。和他同时代的人们已认定他为圣者,他的弟子以听不到他对性与天道的谈论而深表遗憾。因此,在孔子以73岁的高龄去世之后,对孔子言行的收集整理便成为孔门弟子和孔门后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1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父母心里不愿听劝谏,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12、  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4、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同类的人去亲近他。

1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所谓不惑,就是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不随波逐流,不患得患失。这一态度最为明显地体现于孔子对志向与利益的关系的认识上。

17、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8、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19、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0、 《论语》与(  )、(  )、(  ) 并称“四书”。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安顿父母的方法。

22、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吃食不要追求饱足,居住不要追求安逸,做事要勤敏,说话要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23、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5、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6、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7、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孔子说的话孔子说的话

28、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29、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

30、(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31、(《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3、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34、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5、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36、自己的路自己走,无论是苦是累,甚至是失败,都要去承担,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无怨无悔。

37、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38、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9、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四角中的一角,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40、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41、孔子会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不对的行为,请天厌弃我!请天厌弃我!

42、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3、孔子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44、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45、(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7、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见《论语述而》)。

4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依然保持自得其乐。

49、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50、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2、试译: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

53、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4、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55、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56、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57、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58、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论语述而》)。

5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60、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6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3、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6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

65、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66、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7、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68、试译:孔子说:“《关雎》这套曲子,快乐而不放荡,哀愁却不伤痛。”

6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0、(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71、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我对此还没有自信。孔子听了很欢喜。

72、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73、接受这些文化知识的正规教育,本来是当时贵族子弟的特权。但到春秋后期,平民出身的人士多有通过自学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孔子便是最杰出的代表。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做一种模仿大人摆设礼器的游戏,后来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物,以致身为鲁国三家大贵族之一的孟僖子都认为他将会显达,在临死前遗嘱两个儿子向他学礼,以便维护他们的地位。这表明,因为孔子对礼的讲求,上层贵族开始接纳他为自己的同类。

7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7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8、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79、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8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1、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8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君子与人和谐,但不一定要求观点相同;小人追求观点相同,但不一定和谐。

84、眼睛的鲜活便滋润了奋斗的鲜活,拼搏的鲜活,智慧的鲜活,成功的鲜活。

85、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8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