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意思
1、(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意思)。
3、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6、(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7、(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8、(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9、(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0、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5、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6、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7、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8、(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9、(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20、所谓“温故而知新”,听闻别人讲道以后,也不加以认真学习,就随便讲给他人,这不是在教人,而是在害人。
2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23、(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24、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29、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3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31、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33、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4、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5、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6、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37、(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8、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9、(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40、(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41、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4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3、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6、(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7、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48、(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5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51、(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52、(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53、(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4、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5、(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56、译: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5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58、 --黄睎
59、(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6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61、(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62、(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63、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64、(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