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的方法
1、答案:“煨”、“泡”、“挑”、“剪”等动词表现了奶奶打理包粽子材料时的细致而有条理;“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不仅给人视觉的美感,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2、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3、例句1:“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4、在记叙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类题,只要找准角度,就可顺利攻下难关。
5、(赏析)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种景象,字虽不多,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同时也交代了峡谷的来源。
6、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7、 (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8、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 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 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效果: 渲染——通过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分析渲染 了什么氛围——就景物本身分析 衬托或烘托——分析景物中的人物的性格、 心情等——就景物与人物、情节的联系
9、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10、此句主要体现作者(毛泽东)的自信与豪迈之情。
11、④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橘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炼,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12、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3、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4、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5、② 借景抒情:即以景结情,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而后再以景衬情。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
16、(赏析)这是一个过度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17、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18、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19、例句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20、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几句话分别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写出了百草园里的趣味多以及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使平时无味的百草园显得生机盎然,令人欢快。
21、大雁(雁、鸿雁)——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22、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23、例句2: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24、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25、② 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26、例3:“据说在一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过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27、例句1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
28、① 体物入微、穷形尽相:描写入微、刻画生动
29、(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谨严。
30、意象搭桥,进入意境意象是指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