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是什么
1、句意: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2、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3、从初五到乡路上满满是挑灯的人流,有经验的人会从送灯阵势上,立刻分出那家是追灯的,那家是送灯的。一根儿活竹子(或甘蔗)挑俩大灯笼,这肯定是给新婚女儿追灯的。娘家用"活竹"提醒女儿:扎下根,担起繁衍婆家家族的重任。而后兴起用甘蔗挑灯,寓意就要浅得多了;手提或用竹竿儿挑着小灯的大部分属于给外甥送灯的。
4、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
5、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还有一种是谐音类的,例如:
6、贵(宝贵)岳(五岳)堂(礼堂)镶(镶嵌)涕(鼻涕)
7、巷子里灯笼会上最多的就是那一盏盏的火葫芦灯,还有和火葫芦灯大小差不多的小红纱灯,有漂亮的莲花灯,有皱纹彩纸折叠的金鱼灯、西瓜灯,有擎在头顶的飞机灯、猴子灯,有拉着在地上跑的羊灯、兔子灯,更有别出心裁者,手里擎着一丈多长的竹竿,竹竿顶部横着绑一根三尺多长的细竹子,细竹子两端各吊一只火葫芦灯,美其名曰:天灯。没等一会儿,满巷子打灯笼的娃们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在一起,互相比赛谁的灯漂亮,谁的蜡(烛)点得亮,比着比着,有的就你怼我撞起来,突然轰的一声,一只灯笼被蜡(烛)火苗点着了,红灯笼立刻化作一团明晃晃的火焰,引起一阵阵嗷嗷的尖叫声欢呼声。
8、
9、“操”是平舌音,“场、热”是翘舌音,“锻、炼”是前鼻音,“铃”是后鼻音。(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是什么)。
10、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11、①“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手术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思想准备。
12、造(zào) 蚂(mǎ) 蚁(yǐ) 食(shí)
13、圆(yuán) 严(yán) 寒(hán) 酷(kù)
14、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归类识字:本课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右边的部件表音。掌握形声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16、一(个)果园 一(只)白蝴蝶 一(只)大蜻蜓
17、之:共三笔,不要把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捺连成一笔。
18、朗读指导:文中出现7个“不”字,“不”的变调规律:
19、习(xí) 教(jiào) 迁(qiān) 贵(guì)
20、形声字规律:如“拍、跑、踢、铃、锻、炼”。
21、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2、 当朱元璋走到濠州城里大街上的时候,正看到有一伙打把势卖艺的。他见那些人练了拳脚之后还舞动了各种兵器,引来了一阵阵掌声之余,还得到了人们扔过来的铜钱。看到这里朱元璋心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实在没有生活出路的话,也可以卖艺赚钱生活。想到这里自己竟然不禁的笑出了声来,可是正在他发笑的时候,那个刚练完武艺的人来到他身边收铜板,一听朱元璋的笑声,这个人生气了。他以为是朱元璋在笑他刚才练得不好。于是就和朱元璋吵了起来,他们这一吵也把其他人给聚拢了过来。这个卖艺人就对朱元璋说:“既然你笑我练得不好,那咱俩就比试一下,如果你赢了我,我无话可说,我就自认技不如人,你自管走你的路。可如果你要是输给我,那就要当场给我磕头认错。”
23、答:不是,如本课中的“蚯蚓”,此外还有蝙蝠、蛇、蜘蛛。带有虫字旁的字都是古人眼中的虫子。如,古人称“蛇”为“大虫”。
24、网:里面是两个“ㄨ”,不要写成两个“人”。
25、我还知道很多口字旁的字,如:呼、吸、喊、叫、吹、咆、哮等。
26、说起贺家羊灯的传承人、西安市二中的贺存道(冷水河农夫)和我还是挚友,现虽客居江南,却是网信不断交往颇深,贺存道满怀激情回忆起当年的贺家羊灯:“一九五八年,是我家最后一年做花灯。我九岁了,已经会剪“羊毛”、做灯架、捏羊角、贴羊毛等技术活了,而弟弟才三岁,所以,我是贺家羊灯的最后一个传人”。
27、用音序检字法查生字的时候,我们要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最后翻页就能找到要查的字啦。
28、
29、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0、蜻(qīng) 蜓(tíng) 迷(mí) 藏(cáng)
31、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2、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33、1
34、希罕(普遍)(希奇);快乐(痛苦)(欢乐)
35、那么你呢?在还能打灯笼乱窜的年纪,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回忆?
36、
37、偶然( )( ) 爱惜( )( )
38、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39、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形容春天的令人陶醉的景致。
40、朗读指导:这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充满童趣的儿歌,读出韵律、读出趣味。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三个部分组成的,也是以此来停顿的,这样朗读就有了节奏和韵律。
41、 这句话出自( )代诗人( )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 )、( )、(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 )中的一个场景。
42、本文来源于网络,因未能确认首发公号信息,故未注明。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43、珠(珠宝)锻(锻炼)端(端正)眷(眷恋)陨(陨落)
44、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45、李lǐ(李子)(姓李) 语yǔ(语文)(成语)
46、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
47、
48、暑(shǔ) 凉(liáng) 晨(chén) 细(xì)
49、解释分析:这是一句逻辑推理型歇后语,来源于北方农村有个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一个灯笼,从出生后一直送到外甥的第一个本命年结束,也就是十二生肖完成一个循环,以此表达长辈的美好祝福。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50、(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3分)
51、我(胆怯)地低着头,不敢看爸爸那张阴云密布的脸。
52、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日常生活中通常只说
53、排比句: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54、白鹿原的竹林很美,住在白鹿原的村民就地取材,用家门口的竹子编织灯笼。
55、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56、远yuǎn(远方)(远大) 玉yù(玉石)(玉米)
57、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安的羊灯最有名的就是东关南街古新巷贺家羊灯了。
58、例:我喜欢跑步。每天早上我跑步上学,晚饭后也会和爸爸一起跑步。跑步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