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100个
1、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2、九死一生: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3、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4、(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常用成语100个)。
5、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6、小华做事一向~,我怎么放心把任务交给他呢?
7、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他去请教郭隗应该怎么做。他按郭隗的意见,筑了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同时,他关心臣民的疾苦,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用了二十年时间,使燕国国富民强,在讨伐齐国时打了胜仗。
8、滴水穿石:小水滴也能穿透岩石,比喻只要努力去做,终有成功的一天。
9、千山万水: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10、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11、亡羊补牢:羊走失后再修羊圈.比喻出了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再受失.
12、(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13、生机勃勃:指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不能用来形容人。
14、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附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附近。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15、老板的儿子犯了严重的错误,老板~地把他降职,同事们无不心服口服。
16、他是公司里~的人物,凡事重要的事情都由他决定。
17、拾金不昧:中华之美德,要恪守。如果你实在不能恪守,记住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很多诈骗、上当就是因为贪婪哦。
18、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纷推却。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19、策顽磨钝: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20、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有如刮风闪电一般。
21、掌上明珠:指极受父母疼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
22、豁然开朗:突然感到开阔通达,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
23、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24、饮水思源:上海交大地校训呀,要懂得感恩,保持一个感恩地心。不要吝惜你地谢谢!
25、奇花异卉:①希奇少见的花草.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
26、你上课时总是~,不能集中精神听课,成绩当然不理想。
2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8、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
29、既能和喜欢的人约会,又能听到喜爱歌手的演唱会,一石二鸟です。
30、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希望。”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31、西汉时,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很多。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
32、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33、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