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名言60句(文案精选6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13 08:10:53 浏览59

孔子论语名言60句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论语名言60句)。

3、将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将邪恶的人放置一边,这样人民便会服从。将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将正直无私的人放置一旁,人民就不会服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即使意见不同,君子也能与人和谐相处,不会剑拔弩张,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小人喜欢结党营私,盲目追求一致,却很难与人相处。

6、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聪明人喜欢水,有仁德之人喜欢山;聪明人爱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从我们传统文化来讲,凡事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有用。这里的“性”指的就是本体,“习”指的就是用,不但是人,乃至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所以说“性相近”。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到后来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说“习相远”

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论语》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16、“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7、(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师傅之于己,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18、译文: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心无愧于心。

19、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20、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论语》

21、------萨克雷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培根 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 ------托·布·里德 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

22、(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23、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赡养。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6、(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孔子《论语》

3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3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5、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深有体会,一本书读第一遍时可能不太理解作者的意图,但多读几遍后,往往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36、(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37、”(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4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41、(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2、(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4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44、”(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4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46、(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47、(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4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9、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5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季冬纪》

56、(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7、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

58、”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0、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孔子《论语》

6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6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63、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6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