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1、意思是: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
2、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3、“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4、 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5、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描写雨景的古诗句篇3: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朝代:宋代
6、唐代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是一份田园生活的恬静、淡然
7、作品赏析:梁权道依旧次,编在大历元年夔州诗内,以诗有“行云莫自湿仙衣”句也。《演义》:先之以鸣雨,继之以微雨,故题云《雨不绝》。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如丝飞。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上六雨中景物,末二雨际行舟。风狂雨急,故鸣而有声,既过则细若飞丝矣。草不沾污,见雨之微。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舞燕将子,记暮春雨。行云湿衣,切巫山雨。江舸逆浪,讥夔人冒险以趋利。)(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8、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0、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1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
12、译文: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13、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
14、风吹雨,草草离人语——清·朱彝尊《一叶落·泪眼注》
15、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16、春雨丝丝缕缕,滋润了大地,小草露出嫩绿,远看一片浅绿,近看稀稀疏疏,是春的美好,春的希望。
17、作品赏析: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氛围中引发青春与欢乐的联想,抒发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索漠。“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18、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唐·司空图《重阳》
19、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五代·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20、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李好古《谒金门·花过雨》
21、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22、韦庄,字端己,公元836年生于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温庭筠并称为“温韦”,所以他的诗歌和词都是一绝,其中有很多的名作和名句,对于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这首《登咸阳县楼望雨》写得非常巧妙,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那份细腻的情感,还有对于现实的悲叹,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23、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唐·王建《水夫谣》
24、雨余花落,酒病相续——宋·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25、译文:小麦随着南风的到来成熟,在阵阵雨水中梅子黄了。
26、一场不期而遇的风雨,苏子游兴不减,冒雨洒脱前行,我有竹杖芒鞋,何须惧风雨?有豪迈洒脱的乐观心态,何惧人生风风雨雨?
2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28、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29、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30、六月潥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仇远《夏雨叹》
31、烟雨外,几鱼鸟——宋·辛弃疾《贺新郎·梁》
32、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4、那这首诗创作的时间现在无人考证,我们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大约是写于后期,诗人有一次出门游玩,正好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于是有感发创作了这么一首唯美的诗作。整首诗还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刚刚走到这路上,便是下起了雨,这细细的,疏疏的,小雨从天而降,飘飘洒洒看上去很有诗意,雨又下不大,可是一时半会又停不了。是不是为了嫉妒我?不让我去欣赏远处的青山呢?还故意在屋檐下滴成了一串珠子,遮蔽了远处的山峰。
3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6、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37、②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38、下面收集了一些描写夏天雨景的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39、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宋·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40、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 李世民《咏雨》
41、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4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宋·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44、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45、白居易此诗很不友好,初看普通细思极恐,将一位忠贞女子逼上绝路
46、第一个段落写“心爱的雨景”,由首句直接点明,第一行代表一个小层次,后面并列的四行是另一个小层次。“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开门见山地引出后面四行对“心爱的雨景”所进行的具体说明或描绘——“春夜春梦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这四行呈现了不同的雨景,描画了四种雨的声音和样态。那么,这是雨的古典表达还是现代表达呢?诚然,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的氛围(“春夜梦回”“雨打芭蕉”),但透出更多的是现代的气息,因为这四行诗的句法是很现代的:倘若采用古诗整饬的句式,这四行诗的句子结构可能会完全相同,但事实上这四行诗的句子结构是富于变化的——既有“淅沥”的雨滴,又有“打上蕉叶”的“急雨点”,还有“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以及“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每一种雨的形态的描写在表达方式上是各异的,前面两种侧重于听觉、后两种侧重于视觉。这正是现代诗的个性化的表达,调动了视觉(“从电光中泼下来”)、听觉(“淅沥”)、触觉(“雾一般拂着人脸”)等感觉方式(还有“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是视觉和听觉的融合)。需要留意的是,为调动这些感觉,“雾一般”比喻句和“拂”“泼”两个动词的运用,增强了形象感和感染力。可以说,这一段落所写的“雨景”是形态各异的,其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给读者唤起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4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48、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49、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宋·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50、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宋·苏轼《东坡》
51、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人间有味是清欢
52、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53、翻译: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54、斜风细雨作春寒——宋·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5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6、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5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