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
1、 柳氏觉得苏东坡唆使其夫携妓游,又来干涉自己家的事,便把他赶出去了。陈季常为什么这样服管?柳氏在陈季常对她撒谎时,一边哭着一边说出这样一句话:“若还违拗些儿,天吓!我不刎便吊!”原来这是她的法宝,两者相比之下,陈季常只有乖乖地服管了,其实,如按古法,柳氏照为妻之道去做,百依百顺,由陈季常浪荡,恐怕不会有好结果,远不如“妻管严”,要他老老实实做学问去,倒能有所成就。
2、他又开始河东狮吼了,那声音仿佛能振塌整个楼层一样,只见他眼睛里迸发出愤怒的光芒。
3、一得:哈哈,那不是河东狮吼,就是河东妈妈催了。
4、东方明亮 小沈阳 ---- 原型:诸葛亮
5、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
6、你造吗?佛门中有很多禅宗的祖师都是被“狮子吼”吼开悟的!
7、宋朝时期,少女柳月娥貌美如花但刁蛮任性,相亲多年仍云英未嫁。一次月娥巧遇风流潇洒的诗人陈季常,彼此留下深刻印象。
8、 每次陈季常在家里请别人吃饭的时候,只要有奏乐的歌伎在,柳氏就会醋意大发,一边拿着棍子敲来敲去,一边大喊大叫,这阵势搁谁都受不了,来访的宾客尴尬告辞,宴席也很快散了。
9、后来,百丈怀海讲法的时候自己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昔日蒙马大师一喝(吼),直得三日耳聋眼黑。(真正的佛法不是表面的事情。我能见到真相,多亏了当时马祖的狮子吼,令我当下见性,不再于六根门头寻是非。)”
10、你就别再嘲笑他了,昨夜河东狮吼让他余悸犹存。
11、 苏东坡在《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中是这样描写的:“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一代才子陈季常因为老婆的一顿吼,就吓得“拄杖落手心茫然”,当真是令人捧腹!
12、 “河东”是柳氏的老家,在此暗指柳氏。“狮子吼”源自佛经,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这个故事后来被收进《容斋三笔》中,流传甚广。“河东狮吼”此后就被用来形容凶悍的妻子,用来嘲笑丈夫怕老婆。
13、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14、狮子吼,本是佛家用语,意思是佛祖在众生面前讲法无所谓畏惧,像狮子大吼。河东,是今天的山西省,是陈慥夫人的家乡。从此“河东狮吼”的绰号威名远扬,这个词儿也一直流传着,成为所有个性强悍的女性的代号。
15、一米姐姐:嗯。佛教里的狮子吼说的是佛祖在众生面前讲法,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意思是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这里呢,用来比喻柳氏的骂声很洪亮。这首诗呀,绘声绘色地记述了柳氏凶悍、季常无奈的景况。
16、 你别看老张在外面神气活现的,一回到家听到河东狮吼,马上变成温驯的小猫。
17、今日讲文殊菩萨与坐骑青狮,源于今日四月初是文殊菩萨的圣诞日。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文殊院除了请大家常回家外,还愿大家多多祈请文殊菩萨的加被,多多学习佛菩萨大无畏的精神,用慈悲之心行智慧之事。用一颗大悲心去关照身边人,用大悲水去灌溉智慧的福田,饶益一切众生,体现生命更高的价值。
18、 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不过,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家底非常厚,据说他在洛阳的园宅非常壮丽,堪与公侯并列,在河北的田地也非常多,一年可“得帛千匹”。
19、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号季常。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饮酒、游山玩水,写诗作赋,还喜欢研究佛理。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歌女舞女,在一边歌舞助兴。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氏很有个性,而且最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时,舞女、歌女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还说:“你们喝酒就好好喝酒,弄这些女孩子来,给你们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什么好的?是酒会多出来,还是菜会多出来?”
20、(语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拓展资料: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王又招惹太太生气了。
21、 解释:陈季常也实在可怜,他整夜不睡大谈佛法,忽然听见那河东狮子的吼声,便吓得心都虚了,连扶着的拐杖也掉了。
22、拐杖 crutch 美(krʌtʃ)
23、 少年时的陈季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喜欢带两个随从,“挟二矢”,与朋友出游。平时他喜欢议论古今军事战例的成败之处,自称当世豪士。年纪稍大懂事时,他不再喜欢游玩,而是沉下心来读书,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取功名。
24、成语出处:宋代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河东狮吼”。
25、”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
26、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啊,苏东坡有个朋友名叫陈慥,字季常,很信佛,自称龙丘先生,又称方山子。季常和苏东坡年青时就认识,当时季常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有一次,陈季常带着两个随从,在野外打猎。对了,打猎用英文是?
27、陈季常成家后,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龙丘,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28、示例: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王又招惹太太生气了。
29、禅宗寺院在法座背后会以“狮吼图”作装饰,即如是表法——大和尚传承正法眼藏,说法如作狮子吼,能令大众决断嘤嘤呀呀的纷纷妄情。
30、 北宋时期,苏轼有一个好朋友,名叫陈慥(zào),字季常,陈季常信佛,自称龙丘先生。他很喜欢请客,宴会时又爱安排歌女唱歌。但他的太太柳氏是个妒忌心很重的人,而且是出了名凶悍的。陈季常宴客时如果有歌女在场,她便会大叫大喊,用拐杖猛敲墙壁,把客人赶走,所以陈季常非常怕她。
31、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陈慥说:“今儿晚上,咱们两个好好地喝酒。”“好吧。”陈慥把苏东坡留下,吩咐下人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搬上好酒。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佛教重点讲的是一个“空”字,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嫂夫人要是听见,还不得急了啊?你就注意点吧。”“她已经睡着了。况且,她也就是闹一阵子,过后就没事。不用管她。”
32、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器重他。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现在的湖北黄冈)。
33、百丈怀海大师就有这样一个公案:“三日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