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劳动的诗句
1、释义为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赵俞《踏车曲》
3、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歌德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休谟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
5、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6、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7、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8、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9、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10、●眼下胡花乱铺张,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1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12、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13、《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这对于两首小诗来说,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诗篇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说出了人们想要说的话。所以,它亲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14、诗句写水上船家正在摆渡,船上马嘶、人喧。待渡的人正在柳荫下举目眺望船的归岸。诗人用清新、晓畅的语言,描写了江边渡口的一片繁忙、喧闹的景象,很有利州的地方色彩。
1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6、释义: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17、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求尊重劳动、珍惜劳动的名言君子以俭德辟难。
18、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19、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2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1、渌水朋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2、译文: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荡着寒天河流。
23、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2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6、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27、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8、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