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及解释出处
1、(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2、(出处)《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3、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4、(出处):茅盾《蚀·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5、娓娓而谈: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形容说话不知疲倦,婉转生动。
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或幻想中的脱离现实的场所或境地。
7、(解释):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种植。)(成语大全及解释出处)。
9、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用来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0、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11、读者才华|“二年级小朋友黄宇祺”、“晴儿格格”作品展
12、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1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14、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5、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形容做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16、风流潇洒:潇洒,行动举止自然大方。指英俊有才干,气度大方自然。
17、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巨大变化的感慨。
18、相得益彰:两者相互配合协调,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露出来。
19、(解释)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20、落落大方:落落:开朗,坦率。形容性格开朗,言谈举止自然,不拘谨。
21、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22、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3、迷途知返: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24、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5、成群结队:人们聚集起来成了群,结合成了队伍。形容人很多。
26、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的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27、(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28、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9、(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30、◐◑ 小学生考场急得直哭,名字共有89画,老师感叹这也太坑娃了!
31、出处:巴金《创作回忆录·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32、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33、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没有丝毫侵犯。
34、(解释)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35、有教无类:类,类别。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36、后海先河(huhǎixiānhé)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37、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8、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39、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40、出处:晋·张华《魏刘骠骑诔》:“金刚玉润,水洁冰清,郁郁文彩,唤若朝荣。”
41、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42、西天取经:唐僧到西天取得经书,比喻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4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