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300首(文案精选2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25 10:36:10 浏览59

杜甫的诗300首

1、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2、《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4、诗人为什么老说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你想想安史之乱之后,他就没消停过,从长安出发,带着家人先去了凤翔,又到秦州,又到成都,又到嘉州,又到渝州、忠州,云安、夔州、江陵、岳州、潭州,最后湖南耒阳,湖南的平江,终老于平江,死在一条船上。可不就是”万里悲秋常作客”吗?

5、《寻隐者不遇》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杜甫的诗300首)。

6、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杜甫的诗300首)。

7、杜甫来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他却心怀天下黎民苍生。他柔弱的身体当中,承载着是万千民众的生计,所以时间久了让他不堪重负。他曾经为老百姓呐喊,也曾经批判当时的黑暗,他喊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口号,却也知道自己老病有孤舟。这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这句百年多病独登台。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10、《伊州歌》益嘉运·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11、参考书籍:中华书局出版社 中华经典藏书系列《唐诗三百首》顾青编著。

12、这首诗写的为什么好?就是因为它的感情特别地深沉,诗写到这个份上,把一生的感慨和家国的感慨都勾连到了一起,将七律所有的规则和情感的所有的韵律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4、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15、《哥舒歌》西鄙人·唐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16、想必今天大家已经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最后一集。冠军总算是揭晓了,真正的英雄都是千锤百炼,成功的时候水到渠成。那么在这第十集中,我也点评了不少名篇佳作,其中就包括杜甫的《登高》。杜甫的《登高》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第换言之,就是写的最好的七律诗。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何处呢?今天呀,咱们还得跟你唠叨唠叨。诗云:

1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8、译文: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19、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0、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也就是公元767年,当时正是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季节。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抒怀,他当时住在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大家都知道,杜甫和四川关系最紧密的就是成都草堂,也有人叫杜甫草堂,都一样了。给人的感觉是杜甫在四川就住在成都,这是不准确的。杜甫刚刚到四川的时候,的确是住在成都,不仅得到了岑参、高适还有很多朋友的帮助,所以他盖起了成都草堂。你送点树苗,我送点椽子,你打个地基,我送套家具,是大家一起帮他建起来的。当然,其中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他的朋友高适和严武。可是后来,高适调走了(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六十岁。二月,迁任剑南节度使。十二月,松、维、保三州等地为吐蕃所陷,高适不能救。唐朝广德二年(764年),六十一岁。春,高适为严武所代,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严武也去世了(严武:上元二年(761年)十二月,被任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唐肃宗父子时隔十四日相继去世。七月,严武被召回京,入为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实际是命他充陵桥道使,监修玄宗、肃宗父子的陵墓。广德二年(764年)初再次入蜀。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突患疾病,死于成都,时年四十岁。),他在蜀中就没有了依靠,特别是在成都失去依靠。我们都说杜甫任工部员外郎,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还真是严武给他上报朝廷得来的。现在严武死了,他只好离开了成都,打算出川。他出川往哪出啊,那就得从夔门往外走,出了夔门就出了四川,他打算沿着长江一直向南走,这是后话了。他在夔州前后也就只待了两年的时间,但写了好几百首诗,那么这首诗就写在他在夔州的时候。

21、曹霸是盛唐著名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识,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写下这首《丹青引》。

22、《红豆》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显然这是描写的一个萧瑟的季节。大风呼呼的吹,万物都没有了生长的朝气,猿猴在哀鸣,无形当中给了环境一种非常悲凉的感受。在作者所看到的长江的河州当中,几只飞鸟在空中飞来飞去。天地间一片肃杀,非常悲凉。

24、这些都还算好,最关键的是他身边的那些老朋友,一个一个的都先后凋零了,可不就是“百年多病独登台”。大家说都谁呀?他算小的。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去世,李白那是他的偶像。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储光羲、房琯去世,特别是房琯对他是有恩情的。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他的挚友郑虔(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唐代都畿道郑州荥阳县人,盛唐著名高士,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去世,他的好朋友苏源明(苏源明(?——约公元764年),初名预,字弱夫,京兆武功(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附近)人,生平不详,中唐时期诗人。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前后,苏源明饿死于长安,有时人赋诗吊唁他。大约于唐玄宗天宝九年前后在世。)在长安去世。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他的两个好朋友,都对他是有很大的恩情的高适(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严武(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大臣、诗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两次镇蜀,以军功封郑国公。永泰元年(765年),因暴病逝于成都,年四十。追赠尚书左仆射。严武虽是武夫,亦能诗。他与诗人杜甫友善,常以诗歌唱和。《全唐诗》中录存六首。)都去世了。你看看,从762到765,就这三四年间,他去世的朋友就有七八位。

25、《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