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中的气象知识(文案精选1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25 10:34:45 浏览59

民间谚语中的气象知识

1、  按特纳对仪式的描述来剖析德昂族的烧白柴和泼水节,不难看出这两个仪式都有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有规定的正式行为,有各自的技术惯例,体现着对非经验的存在或力量的尊崇。烧白柴和泼水节,可以消除德昂族对即将从事的农耕生产的压力与紧张感,具有稳定和整合群体的作用。从格尔兹的观点来解读,这两个仪式都体现出仪式界于文化观念与社会经验之间,是社会文化变化的重要机制,表述着社会结构,用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作物生长收成好等愿望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以预警和从心理上防范可能会发生的灾害。

2、江淮地区,一年四季分明,进入秋季以后天气凉爽,随着雨水的一次次光顾,气温也会不断降低,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说法,这是因为进入秋季以后,太阳直射点往赤道以南移动,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冷空气活动也变得更加频繁,伴随着一次次的冷空气南侵,出现的天气现象有大风、降水、降温等等,冷空气活动频率一般5-7天一次,所以如果观察到十次左右降水即表示已经是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深尽冬初了,所以说“十场秋雨穿上棉”。 

3、圩田好作,五月难过。朴实无华的民间气象谚语(篇二)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4、民间18句最走心的歇后语,老百姓的生活智慧!

5、《三国演义》中描写张飞嗜酒如命,据此推断张飞擅长卖酒。比喻人特别擅长某项本领或技能。

6、  第八个月,气候越来越热,雨水增多;农耕活动:收苏子、玉米、采茶;

7、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8、“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9、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民间气象谚语20173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10、21)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气象的经典谚语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1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晕是日、月光穿过由冰晶结成的卷层云时,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光环。卷层云多产生在低气压前方。

12、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3、东虹云彩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北虹出来摸鲇鱼。

14、“乌头风,白头雨” “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