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简介及作品介绍(文案精选7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25 10:33:00 浏览59

王尔德简介及作品介绍

1、奥斯卡·王尔德,1854年10月16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父亲是个医生,还是位考古专家,母亲是位诗人。听说王尔德的母亲特别想要一个女儿,从小把王尔德当小姑娘打扮,这对王尔德的性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你猜到了,王尔德是同性恋,这个以后再谈。(王尔德简介及作品介绍)。

2、《忠实的朋友》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收录于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首次出版于1888年。

3、1897年王尔德出狱后,移居到法国第普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98年,他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诗作《雷丁监狱之歌》。诗中写他同狱的一个犯人,因为杀死了自己的爱人被处以绞刑。贯穿全诗的主题是爱情与死亡和犯罪不可分割。他得到的最终结论是:“所有的人都杀死他之所爱”。此后数年,他在穷愁潦倒中度过。1900年11月30日,在加入了罗马天主教数天之后,这位命运乖戾的天才离开了人间、5年后,《狱中记》的部分篇章由阿尔弗雷德摘编出版,全文则直到1962年才公之于世。这部被誉为“王尔德最后一部杰作”的惨痛心史,已成为英国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

4、这些句子有不可言表的魔力,让我去了解说它们的人。我买了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王尔德的书,一本接着一本看。这一开始,停不下来。

5、near和hear,lightly和gently,snow和grow,在英文发音都是押韵的,翻译到中文,除了“走路”和“倾诉”押韵外,其他两个韵脚都丢了,其美感自然大打折扣。并不是说这个翻译版本不好,这个翻译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这种格律严谨的诗翻译起来实在太难。

6、    陈瑞红博士将十余年所学灌注于演讲。她首先引用自己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访学期间获得的大量第一手图文资料解密奥斯卡·王尔德其人其作,重点介绍他的两大核心观点:“为艺术而艺术”和生活审美化。随后,陈博士进入讲座正题,即王尔德的时间哲学——瞬间主义,并系统梳理了其脉络。

7、精彩之处:皮肤洁白细嫩像加工过的象牙,他的头发卷曲、金黄,像盛开的黄水仙花。他的嘴唇像红花的花瓣,眼睛像清澈小河旁的紫罗兰,身体像割草人未涉足过的原野上挺立的水仙花。

8、每次写读后感,我都要先百度一下作者的简介,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下是王尔德的简介: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9、《快乐王子》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收录于《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10、它说出了在嘈杂而忙碌的世界里,很多人“伯牙难遇子期”的惆怅感叹。似乎也是对“颜值至上”最得体的反驳。

11、《意中人》的译者是薛琪瑛女士,其在译文开头所附的“译者识”中是如此介绍的:“此剧描写英人政治上及社会上之生活与特性,风行欧陆,每幕均为二人对谈,表情极真切可味。作者王尔德,晚近欧洲著名之自然派文学大家也。此篇为其生平得意之作。曲中之义,乃指陈吾人对于他人德行的缺点,谓吾人须存仁爱宽恕之心,不可只憎恶他人之过,尤当因人过失而生怜爱心,谋扶掖之。夫妇之间,亦应尔也。特译之以飨吾青年男女同胞,民国四年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王尔德,尽管之前已有译作在国内出现,国内读者对他仍不十分了解,也因此才会将其称作“自然派文学大家”;而对于该剧所表现出来的主旨,译者则是十分赞同,并特别指出是“以飨吾青年男女同胞”的初衷。薛琪瑛女士作为“幼承家学”,且毕业于女学英文高等科的新女性,接触到王尔德的“爱情喜剧”并被其所深深吸引,并不奇怪。不过稍有遗憾的是,不知译者原因还是刊物原因,《意中人》没能在《新青年》上得到完整地呈现。(王尔德简介及作品介绍)。

12、中期童话代表作 《卖火柴的小女孩》 《白雪皇后》 《影子》 《一滴水》 《母亲的故事》 《演木偶戏的人》

13、令人感动的是,对这份怨情,王尔德最终选择宽恕。即使如日中天的王尔德因这段情感生活发生断崖式的急坠:破产抄家,众叛亲离,铁窗生涯,病死异乡。无论情殇多深,王尔德对道格拉斯总留一份柔情。他企图去原谅和忍让,纵然这一切终使其身败名裂,为他留下了足够咀嚼一生的悲怆与怨愤,但王尔德却将一切过往的怨恨化作甘霖,成就了精神上的涅槃。“我没必要告诉你,无论是事发当时还是现在,我对整个事件看得是多么清楚。但我对自己说:‘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守护我心中的爱。如果我因受困囹圄就抛别爱,我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你可知道:你若受苦我也一样受苦;你若哭泣我也泪水纵横;你若身陷奴役之屋受人唾弃,我会强忍悲伤再建筑一屋当作宝库,将别人不给你的东西上百倍地置放屋内,等你到来,为你疗伤;若苦涩的必尽之责或谨慎之心阻挡我来到你的身边——这对我单方面来说必定更加苦涩——并且剥夺你和我在一起的快乐(虽然我们还能以一种受辱潦倒的方式透过铁窗横档相见),我至少可以终年不断地给你写信,只希望我的片言只语能够让你读到,只希望被击碎的爱的残音能够让你听见。如果你拒收我的信,我也会一如从前地写,以便让你知道无论沧海桑田,总有我的信在等你阅读。”

14、©作者简介:王尔德,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以童话最为著名,被誉为“童话王子”。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代表作有童话《夜莺与玫瑰》《巨人的花园》《忠实的朋友》,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

15、奥斯卡·王尔德,一个唯美主义圣徒,却成了文学史上“最大丑闻”的受难者。且不管他在文学上的地位如何,至少他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人们最热衷于谈论的文学人物之一。他同时代的人对他有崇拜,有不屑,更多的是妒忌。他先是迫使人们接受了几条悖谬而有趣的艺术真理,人们又迫使他接受荒谬而残忍的惩罚。正因为他未选择逃亡而是决定接受惩罚,才最终铸就了他在文学史中不朽的地位。如本书作者所说:“他屈服于他曾经批判过的社会,因而赢得了比别人更进一步批判社会的权利。”

16、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17、“亲爱的王子,”燕子说,“我不能这样做,”说完就哭了起来。

18、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年-1900年),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他生于都柏林,毕业于牛津大学。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在王尔德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的确,他是当之无愧的戏剧家。在他事业的顶峰,最具代表的是他的几部大戏,如《温德摩尔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都是一时绝唱。说到“才子”,早在王尔德为世人所知之前,年仅二十四岁,他的诗作就荣获大奖;在他短短的创作生涯中(享年四十六岁),行文演论,无处不是智趣横生。然而他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可以说都源于童话,也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将他视为有影响的作家。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影响颇广。

19、在哪些方面,王尔德契合了“五四”时期的大众诉求呢?

20、《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故事温馨感人。

21、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但是,这并不是说王尔德的美学主张、理论、实践以及他的美学探索是没有价值的,不值得研究的。相反,拒斥艺术的堕落,捍卫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

22、你身上有很多东西让我着迷,我觉得我必须告诉你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东西。我认为如果你被浪费了,那是多么可悲。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转眼即逝啊。普通的山花枯萎了,可是他们还能再度开放。金莲花明年六月还会像现在一样开得黄灿灿的。一个月后,铁线莲便会绽开紫色的星花,年年岁岁那些叶子的绿色夜幕都会悬挂那些紫色的星花。但是,我们永远无法找回我们的青春。二十岁上跳动的欢乐脉搏,会变得死气沉沉。我们的肢体无力了,感官不灵了。我们蜕变成了讨厌的木偶,只有我们曾经害怕的要命的情欲的记忆还迟迟不肯离去,还有我们过去没有勇气屈从的剧烈的诱惑历历在目。青春啊,青春!这世界一无所有,只有青春!

23、他一生中就写过九篇童话,但每一篇都是精华,他的童话作品可以与安徒生童话相媲美,《巨人的花园》《快乐王子》《夜莺与红玫瑰》都是他童话的代表作。

24、如今同性之爱已不再惊世骇俗。这离不开那些虽心怀恐惧,却一直坚持做自己的人的努力与抗争,这其中便有王尔德。

25、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名世。在风流才子那颓废唯美、狷狂放浪的表面姿态下,是一颗纯美纯善,永难泯灭的童心。而这可贵童心一经与卓绝才智结合,便诞生了王尔德童话。它不仅为作者奠定了文学声名的基石,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传世佳作。其语言纯正优美堪称典范,其意境高洁悠远益人心智,值得向每一个童稚未凿的孩子、每一位葆有赤子之心的成人郑重推荐。

26、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和新文化派的文学主张显然是不在一个频道上,但这并不影响《新青年》对他的喜爱,原因在于:首先,王尔德特立独行的反传统姿态是与新文化派诸人不谋而合的。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无论是在个人私生活还是在艺术主张上,对于当时的中国文化界人士来说都有着巨大的榜样力量。从他身上和他的作品中还是散发出了令当时中国文坛感到欣喜的一些信号,正是因为这些信号暗合了当时一心谋求革命的新文化派的心理,王尔德就掩盖了其他著名作家如狄更斯、如哈代的光芒,而成为新文化派眼里的文学大师。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新青年》第一卷第三号)中即认为,“或称易卜生及俄国屠尔格涅甫(即今屠格涅夫),英国王尔德,比利时之梅特尔林克为近代四大代表作家”。

27、(1893年TheatreRoyalHaymarket首演)

28、TheImportanceofBeingEarnest

29、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名世。在风流才子那颓废唯美、狷狂放浪的表面姿态下,是一颗纯美纯善,永难泯灭的童心。而这可贵童心一经与卓绝才智结合,便诞生了《王尔德童话》。《王尔德童话》包含了王尔德所写的《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少年国王》、《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星孩》共九部童话故事。它不仅为作者奠定了文学声名的基石,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传世佳作。其语言纯正优美堪称典范,其意境高洁悠远益人心智,值得向每一个童稚未凿的孩子、每一位葆有赤子之心的成人阅读。

30、《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31、王尔德创作戏剧、散文和诗,被誉为“唯美主义大师”。1884年他结婚生子,饱含着爱为孩子写童话。在他看来,孩子是美与善的化身,他的童话也应该是温良敦厚,展现出美的精神。他一生只写了九个童话,每一篇都实现了美与善的统无愧是世界儿童故事的经典之作。本书《快乐王子》收录了王尔德创作的全部童话,这九个故事是:《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星孩》。

32、更重要的是,王尔德的政治见解几乎是毫无缝隙地和新文化派后来的政治理想贴合在一起,这主要体现在王尔德那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其中,王尔德这段话既表达了他的政治主张,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个人风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或随便用哪个名字来称呼它,这种主义化私有财产为公共财富,用共同经营来取代竞争,从而使社会回复到一种属于完全健康的有机体的良好状态中去,并保障了每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实际上,它将会为生活带来稳定的基础和适宜的环境。但是要想让生活得到尽善尽美的充分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个人主义。”从这句话,再回头看新文化派当年的思想主张,二者如出一辙。无论是从社会启蒙还是个性解放角度来看,王尔德此番言论都足以令他成为当时的新文化阵营最适合的代言人。

33、  《莎乐美》中唯美情趣及颓废成分发挥的淋漓尽致。游戏人生轻松气氛荡然无存,代之以如死一般坚强的对于爱与美的病态的向往,一种几乎是非理性的固执苦求。作家在此短小简洁的戏剧里不惜以诗意笔触渲染了色情调子,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颓废特色,让人品味“爱的神秘比死的神秘更伟大”的颓废主题。

34、比起希腊悲剧大气磅礴的因果宿命,莎士比亚戏剧人文主义者孤独的痛苦,海明威笔下永不言败的悲剧英雄精神,他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基督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打鱼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作为隐含作者的他始终对故事人物沉默不语,让基督感召中的死亡成为人物告别悲剧命运最好的完结仪式。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亦用自己的作品预言了他独特的人生路线:生前走在享乐主义与感官主义的边缘,摇摆于物质与精神之间,对爱情既渴望又绝望,临终前于孤寂中皈依了天主教,投入基督的怀抱,和他笔下的悲剧人物一般,得到他真正的心灵安宁。

35、通过这篇故事,让我明白了爱心的神奇力量。我要向星孩学习。

36、《英国的文艺复兴》、《撒谎的衰落》(对话)、《作为艺术家的批判家》。

37、王尔德1854年10月16日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富有家庭,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他的父亲威廉·王尔德是一位十分高明的眼科和耳科专家,据说他早在医学院做学生时,就从一个渔夫眼中取出一根刺,使其免遭失明;又曾用一把普通的家用剪刀切开一名儿童的喉管,成功地取出了一枚梗住的针。后来,他开了一所圣马克医院,以医术高明闻名于全欧,被誉为“耳科医学之父”。

38、美的极至,美的沉醉。王尔德在给儿子讲述《自私的巨人》时,自己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对儿子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自己流下眼泪。

39、童年时,王尔德曾经跟从访求古董的父亲到法、德两国旅行,并掌握了两国语言。这些旅行激发了他对神话和轶闻传说的爱好。在家中定期举办的沙龙上,他常常听到母亲在客人面前高谈阔论,无形中也练就了他的智慧和辩才。

40、萝拉看王尔德大约也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样子,具体我记不清了。孩子们对童话有自己的理解,而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每个年龄段看都有不同的认识,终其一生反复阅读仍然不觉索味,每次读又有新的理解。《小王子》也是这样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我和女儿都爱看,然而我们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成年人看王尔德童话,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对世界既定的认识,能看到童话里映射的那个现实世界,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

41、其次,王尔德的反传统姿态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追求上,也表现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的超前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契合了新文化派对“新”的追求。据说,王尔德的母亲就是一位热衷于离奇夸张打扮、不满足于中规中矩生活的女性,如果此说属实,显然王尔德是得到了母亲的真传。尽管是牛津大学这所比较保守的高等学府的高材生,王尔德却热衷于奇特的服饰,甚至能操刀设计,连住所也充分显示主人的独特品位。他更是对自己的人生极具预见性:“我要成为诗人、作家或剧作家,不管怎样,我会流芳百世”,“如果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

42、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

43、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

44、《不可儿戏》是19世纪爱尔兰剧作家王尔德所写的一部讽刺风俗喜剧(comedyofmanners)。灵感取自W.S.Gilbert的一部喜剧《Engaged》。整套剧共分3幕或4幕,视上演的版本而定。1895年2月14日在伦敦的St.JamessTheatre首次公演。

45、《公主的生日》讲述的是一个西班牙公主12岁生日的一天,大臣们找来一个侏儒为公主跳舞,公主为侏儒的丑陋不自知而笑,而可怜的侏儒之前生活在森林里没有照过镜子,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以为公主爱他。当侏儒在皇宫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时,明白公主的笑是怎样一种笑,心碎而死。公主看见他死了,说了一句:“Forthefutureletthosewhocometoplaywithmehavenohearts.”以后来陪我玩的人不许有心!文章以这句残忍到极致的话结束,作为一个童话真是太黑色了。

46、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

47、《道林·格雷的画像》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堪称“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

48、《夜莺与玫瑰》讲述了夜莺和一位穷学生关于爱情的故事,夜莺以为穷学生懂得真爱,为了他的真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一朵珍贵的玫瑰,而玫瑰并没能赢得姑娘的心,穷学生也不懂得什么才是真爱。

49、《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戏剧家、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该作于1890年7月美国《利平考特》杂志上开始连载,并于次年出版单行本。

50、但王尔德的小说都很值得读。小说文字非常优美,用词华丽,还富有音乐性,就像话剧中的人物对白一样。不止如此,小说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句子,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时不时给你讲几句这世间隐含的规则。

51、“唉!我现在没有红宝石了。”王子说,“所剩的只有我的双眼。它们由稀有的蓝宝石做成,是一干多年前从印度出产的。取出一颗给他送去。他会将它卖给珠宝商,好买回食物和木柴,完成他写的剧本。”

52、当然,王尔德那些被频频引用的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更是随手拈来,他在文坛上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也就大放异彩了,所以,当丘吉尔被问到百年后愿意和谁在天堂会面时,会毫不犹豫地说奥斯卡·王尔德!

53、王尔德成人后,继承了他父亲英俊滞洒的相貌,也遗传了乃又放荡不羁的品性,甚至有过之无不及。1891年,他结识了一名叫做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21岁青年,两人后来竟然发展成为同性恋人。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就是最早制定拳击规则的大名鼎鼎的昆斯伯里侯爵,知情后岂能咽下这口恶气,于是在1895年的某一天,当众羞辱了王尔德。王尔德不堪忍受,于同年三月向法庭起诉,不料正中了侯爵的圈套。是年5月,昆斯伯里峰爵反控王尔德有伤风化,证据确凿罪名成立,被判处两年徒刑。

54、虽然王尔德有诸多文学作品,但他最看重的称号是诗人。王尔德上大学时就获得了英国诗歌的“纽盖特奖”(我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奖,应该不会很有名,网络上根本就找不到。没关系,我们知道王尔德年轻时诗写得不错就是了)。

55、《快乐王子》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最著名的童话作品,收录于《快乐王子及其他》。

56、伟大的书籍……他的第二部杰作……长期细致工作的成果,它也展示了艾尔曼的细腻批评意识、广泛和渊博的学识,以及深邃的人道精神。”——安东尼·伯吉斯

57、《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58、我喜欢自言自语,因为这样节约时间,而且不会有人跟我争论。

59、TREADlightly,sheisnear

60、两个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石榴之家》,狱中忏悔著《惨痛的呼声》,最后的诗集《累丁狱中歌》。

61、我特地买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王尔德的诗集,更加印证了我的结论。我们来看看他最有名的诗《安魂曲》:

62、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德嫌其俗气而改名)的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1888年5月,出版《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1890年6月20日,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奠定颓废艺术家的地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小说创作的契机缘于王尔德有天拜访了一位名老画家,画家的男模特长得很年轻漂亮,于是王尔德忍不住感叹:“可惜了,这样美丽的生物,还是有衰老的一天。”画家答道:是啊,如果能让画中的他代替他老去就好了。”后来王尔德便创作了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为了感谢这位画家,便将小说中的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佳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63、本次活动是“剑桥中国学者论坛”系列讲座中的第二十八场讲座,由剑桥中国学者论坛主办,由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广西民族大学何云燕副教授策划,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安徽大学于元元副教授现场主持。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剑桥CFT中文学校校长和教师等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64、 陈博士重点诠释了《道连·格雷画像》中的主人公道连。她认为,这种以出卖灵魂为代价,专注于唯美瞬间的纵欲享乐使道连走向自我毁灭。但是,王尔德作为优秀作家,既纵情享乐,又意识到其道德风险。他的作品和生活都反映出享乐的瞬间主义与绵亘的时间观的反复交锋。在狱中,作家反省瞬间主义,发出忏悔,忏悔的瞬间被他隐喻为顿悟的瞬间。王尔德瞬间主义的演变轨迹是从充满生命活力的瞬间到享乐的瞬间,再到顿悟的瞬间。此外,陈博士还旁征博引地论述了王尔德瞬间主义的历史渊源、现代语境和预示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特质的超前性,以及在中国的读者接受。

65、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是采用了《圣经》中莎乐美故事的框架,但是作者彻底改变了故事的原意,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叙事手法,表达“爱”与“美”、“爱”与“罪”的唯美理念。

66、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最体现王尔德才华的,不是童话,也不是短篇小说,而是《道林·格雷的画像》等长篇小说,以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戏剧作品,其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建立起以享乐主义为基础的唯美主义思想,并成为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序言和论文集《意图》中系统阐述“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认为作品的价值在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而与社会伦理道德无关。后接连发表风俗喜剧《理想的丈夫》(1898)等,演出后颇受欢迎。1895年《认真的重要》被认为是他的代表剧作。

67、《渔人和他的灵魂(Thefishermanandhissoul)》

68、1895年,昆斯伯理侯爵(MarquessofQueensberry)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AlfredDouglas;昵称“波西(Bosie)”)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上纸条:“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好男色的“鸡奸者”(当时尚未诞生“同性恋”这个名词)。这项指控使王尔德立即写信给他的好友罗斯。

69、©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著名剧作家王尔德作品经典选集,收录了《夜莺与玫瑰》《幸福王子》《巨人的花园》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70、王尔德富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虽然他的晚年极为潦倒,但他的艺术成就仍使他成为世界经典的艺术家。他的童话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王尔德也因此被誉为“童话王子”。

71、神是奇怪的,他们惩罚我们,不但因为我们的恶行和堕落变态,也因为我们的美好与善良。

72、看了简介才知道王尔德并不只写童话,他的作品很丰富,包含诗歌、剧作、童话和小说,只是我孤陋寡闻只知道童话。而看到唯美主义和颓废派运动先驱时,心里默默觉得和童话的文风还是吻合的。王尔德童话最大的特点是其悲剧色彩,和传统童话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完全相反,王尔德童话几乎都以悲剧结束。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其中的寓意。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因此王尔德童话很难说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我猜他更大程度上是写给自己和成人看的。

73、《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故事温馨感人。

74、《忠实的朋友》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收录于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首次出版于18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