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要性的名句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2、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恐怕也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的名句)。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走遍天涯觅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人,回到家里就发现它了。——莫尔(教育的重要性的名句)。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6、“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7、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位和生命。——惠特曼
8、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9、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抽象的公正。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用一个模式、毫无区别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儿童,那是漠不关心,不公正的最坏的表现。如果儿童感到别人眼里没有他,不想去知道他个人的小小的不幸,把他丢在一边不管,那么他会认为这是一种痛苦的屈辱和极大的不公正。——苏霍姆林斯基
10、“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唯心主义)
11、If you want your life to be brilliant, dont waste it.
12、(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13、(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天时;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14、(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15、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1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于律己)
18、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为好的东西或许会使这些才能窒息。
19、(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20、(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21、——陶行知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关于教育的诗词名言警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强调遗传)
23、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24、(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25、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卢梭
26、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孩子们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切勿帮他们解决,让孩子自己独自去面对,因为父母一旦全部帮孩子们解决了,等以后一遇到什么困难,孩子必定会找自己的父母。
27、家庭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是家长可以指引孩子的教育,也可以是孩子纠正家长的教育,还可以是"和平探讨"出"真理"的共同进步的教育。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心学习)
29、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心灵交流的桥梁;关爱,是父母与子女共享温情的殿堂;包容,是父母与子女和谐共进的引路牌。
30、(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1、——叶圣陶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3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33、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34、“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最早对教育作解释)
35、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3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行统一)
37、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马卡连柯
38、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
39、“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最早提出“知行合一”)
40、儿童对优秀教师的信任的确是无限的。当儿童跨进学校大门,成了你的学生之后,他就会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就是神圣的真理;你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一滴露珠抖落,要珍惜信任。这也就是说,要珍惜儿童对人不加防备的心。这种教育智慧,应该贯穿于我们全部工作之中,哪里的教师不懂得儿童的内心世界,竭力把儿童不加防备的心变为关闭小鸟的樊笼,并把自己认为有益的和必要的东西强加给儿童、哪里就会开始出现教师缺乏修养和愚昧无知的现象。——苏霍姆林斯基
41、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42、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43、这句话反映了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箴告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千万莫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44、“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性恶论)
45、(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46、(教育意义: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障碍,卟能退缩,一定要勇敢德面对和克服它)
47、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傅玄《傅子·口铭》
48、——《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49、(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50、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作者:马克思)
51、(解读)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听到的要可靠些。
5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53、“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倡导者)
54、“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55、(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56、(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57、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8、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5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0、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语:“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61、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赞科夫
62、(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圬(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6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64、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65、——赫尔巴特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洛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66、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67、(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
68、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69、(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0、——陶行知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
7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7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