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爱国名句赏析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屈原爱国名句赏析)。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宁濭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屈原爱国名句赏析)。
4、考:老,长寿。《说文》,考,老也。七十曰老。《说文序》中提到“考”属转注(古代造字方法之一)字,“考老是也”,正好呼应前句的“谁不死”,并与后面的“折”产生对比,两字才可以相较。
5、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6、大夫: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三闾大夫。
7、仿佛听见美人在呼唤着我,我要立刻驾着飞腾的马车和她一起远走高飞。(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8、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9、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10、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11、(2)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1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渔夫》
13、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14、人的名声实在是不会消忘的,而身份财富只是短暂的荣盛。
1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16、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7、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8、 -------------------------------------------------------------
1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0、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21、中国端午节习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明、清时期政府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但端午和中秋也变得重要,后来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端午和中秋。这三个主要的节庆称为三大节,各阶层都是一样的。
22、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23、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4、屈原墓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屈原墓园附近有3座规模颇大的寺庙,分别是保缘寺、普济寺和普德大庙。
2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26、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27、 翻译:指着苍天为我作证(对天发誓),(我所有的行为忧虑等)都是因为大王你的缘故啊。(意即为楚王尽忠的缘故)(“灵修”指代楚王)
28、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9、意思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30、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31、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32、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4、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35、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
36、 翻译:(我)常常大声地叹息并流着眼泪„(因为我)为人民生活处境的艰难而感到哀伤啊!
37、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38、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9、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0、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相传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41、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胡涂、轻信谣言的诗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2、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