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名句(文案精选4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24 09:36:40 浏览59

苏轼的诗词名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

2、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苏轼的诗词名句)。

3、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6、有美好的,就一定有丑恶的;有芬芳的,就一定有腐臭的。说明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7、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

9、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

10、后幸得张方平、范镇等人营救,才释放出狱,贬职于黄州。到了黄州后,他心如止水,把贵贱、毁誉、得失,乃至生死都置之度外。

1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苏轼、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苏轼、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

12、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13、苏轼的诗,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有对生命达观的诗意表达。

1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5、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16、(原诗)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樵。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馀年老不枯。未辨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

17、一轮明月映衬在一泓清水中,千万不要引马涉水,把这“沉碧”搅得支离破碎。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的圆亮和水的清澈。景色如此可爱,以至于词人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宁愿“解鞍欹枕”,也不肯破坏这芳野的水光月色。琼瑶,美玉,比喻美丽的月光。

18、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犹绿的时节。比喻人生一世最美好的是青春年少时期,应当有所作为。

19、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20、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1、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

2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4、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25、远离家园,深厌漂泊游宦的客子,站在通往故乡的山路上,翘首企踵远望,在视域里还是望不到自己的家乡,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凉。这里联系人物外表动作和内心思绪,表达了盼归田园的急切感。“望断”二字,真力弥满,笔意简妙而韵味无穷。

26、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27、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喜雨亭记》

28、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9、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喜爱登临游览,写景自然灵动。

30、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3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32、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3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

35、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暴风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慑人心的壮观之一。

36、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减字木兰花

37、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38、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39、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