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诗词有哪些经典诗词
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端午节的诗词有哪些经典诗词)。
4、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5、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赞美端午的诗句古诗赞美端午的古诗有很多,下面我举些例子:屈原塔(宋代)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8、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0、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2、诉衷情令·端午宿合路(宋·姜夔)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13、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1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5、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16、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17、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8、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9、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20、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21、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杨无咎《蓦山溪》
22、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2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2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2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6、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大全4句古诗词:
27、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28、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
29、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1、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3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33、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34、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35、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