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类似的古代名言
1、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苏)
2、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传》。意思是:人没有刚强的性格,坚强的骨气,就无法坚定地立身。
3、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出自汉代扬雄《法言R修身》。《易经R系辞下》中也作:“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谀谄媚,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骄傲怠慢。
4、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萧伯纳(英)
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意思是:接近红色的东西就会被染红,靠近黑色的东西就会被染黑。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6、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出自清代申涵光《荆园小语》。意思是:别人有求于我的事,如果无法办到,就应当直接告诉人家原委,千万不要含糊,以免耽误了大事。(实践出真知类似的古代名言)。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8、这里展现的是大与小的尖锐对比,是力量的不协调。诗人又用了一个“撼”字,充满了嘲弄意味,更加浓了这种不协调。由此得出结论:“可笑不自量!”这就一笔骂倒了那些在李杜文章光焰面前摇唇鼓舌的群儿。
9、 (小善不足以蔽身,勿以小善而自怠;小恶不足以灭身,勿以小恶而自暇)出自宋代黄晞《聱隅子R道德篇》。蔽身:遮护自身。意思是:小的善行虽然不足以庇护自身,但不要因为是小善就懒得去做;小的恶行虽然不足以毁掉自身,但也不要因为是小恶就轻易而为之。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10、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12、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13、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代诗人龚霖《老学庵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登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
14、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15、可以用“睫在眼前长不见”直接做标题,适用于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事物。
16、适用主题:积极面对生活,苦难总会过去,坚持努力。继续方向。
17、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波斯)
18、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出自《孟子R告子上》。苟:如果。养:滋养。意思是:如果得到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以生长;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能消亡。
19、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20、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德。费尔巴哈
21、 (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对待众人要和气,对待下属要多宽容,对待别人要多谅解,这是君子的为人。
22、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德。费尔巴哈
23、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意)
24、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出自唐代白居易诗《对酒》。意思是:富也好,穷也罢,能欢乐的时候就尽情欢乐,不懂得尽情享乐的,那才是白痴。说明人生在世不应因为世路艰辛而抱怨叹息。
2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R魏)曹植《白马篇》。忽:轻视。意思是:为了国难而牺牲自己,把死看得和回家一样从容。
2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思是:能够对世界上的事透彻了解,就是学问;能够对人情世故熟悉通达也是文章。说明人情世故也是一门学问。
27、 (象以齿焚身,蜯以珠剖体)出自汉代王符《潜夫论R遏利》。焚身:指丧命。蜯:同“蚌”。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了珍贵的象牙而遭到了杀身之祸,河蚌因为长有珍珠而被剖开了身体。比喻财大招祸。
2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29、 (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出自宋代释道元《景德传灯录》。意思是:许多个盲人一起摸象,各自说大象像自己所摸到的那一部分。比喻片面地看问题,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出自《论语R子路》。泰:泰然,镇定。意思是: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却不能泰然自若。
31、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R君道》。意思是:小的好事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好处,但不可以不做;小的坏事虽然不会立刻招致灾祸,但却不可以不改掉。
32、 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法。沃韦纳戈
33、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苏)
34、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出自《三国志R蜀志R蒋琬传》。意思是: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古人所警惕的是那些当面听从,而背后又反对的人。
35、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出自《荀子R劝学》。游:交游。意思是: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好的乡邻,交游一定选择可靠的人,这样是为了防止自己走上邪路,为了接近中正之道。
3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7、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38、适用主题:关于形容一个人的坚持与初心,对人民公仆的敬意,于平凡中坚守责任,讨论家风或敬业等作文主题。比如2017年全国卷《我看高考》,2012年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示例: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无论是“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南仁东老先生,还是不停践行警察誓言直至殉职倒下的朱国茂警官,都在告诫着你我,在这灯红酒绿与声色犬马的浮躁时代,总有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真诚与感动。
39、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R广譬》。金:金属。以:因为。移:被挖掘。卑:低下。意思是:金属之所以被折断,是因为其太过刚硬了,流水之所以能保全,是因为其柔和;高山之所以被挖掘,是因为其高大,而山谷之所以能安全无事,是因为其低下。用来比喻做人不可锋芒毕露,应当谦虚谨慎。
40、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柳宗元诗《江雪》。意思是: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孤单的渔舟上冒着寒冷的风雪垂钓。诗句描写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景象。
41、(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42、 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沈从文(中)
43、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4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5、 (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R清鉴》。狸:狸猫。意思是:老虎的尾巴不会长到狸猫身上,宝贵的象牙也不会长到老鼠的口里。用来比喻品行低劣的人做不出什么高尚的事情。
46、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出自《孟子R离娄下》。声闻:声誉,名声。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就会觉得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