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文案精选3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21 08:59:24 浏览59

论语名句

1、过之,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论语名句)。

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3、  (1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7、(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之》

1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1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语出春秋·鲁·孔子《论语·季氏》。不懂得礼貌,就很难有立身处世。任何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基本的礼仪,不懂得礼貌是不行的。不同的工作,面对着不同的人,都应该把“礼”作为待人准则,以礼待人,热情服务,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前途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9、大意: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0、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2、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2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2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7、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28、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30、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1、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32、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33、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4、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