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是褒义词吗(文案精选7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18 09:03:52 浏览59

首当其冲是褒义词吗

1、(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2、(D)震悚(sǒng)  归省(xǐng)   眼花缭乱(liáo)

3、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4、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首当其冲是褒义词吗)。

5、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这个成语,错。

6、回复9:五张图,把初中语数英物化知识结构说得一清二楚!

7、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8、“宦官”一词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战国时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而后来的太监则必须是阉人。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只是明朝的事情。以“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通称,是明清时代的事情。

9、(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10、(2019国考地市级卷21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以「治已病」为中心向以「治未病」为中心转变,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______。

11、纸上谈兵: 兵:用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贬义词。

12、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佛教只有借“道”而行,采用了很多道教的名词与说法。比如,佛教又称为“浮屠教”,僧人也因之而叫做道人了。唐宋以降,随着佛教地位的上升,佛教有了足够的资本来同道教抗衡,于是便逐渐放弃了以前借助道教传播的招牌,取消了“道人”的称谓,才转用从古印度梵语中音译的“和尚”、“僧”等称谓词语。

13、(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误例: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不能跟宾语。误例:我们有些官员两眼盯住自己腰包的胀鼓,却漠不关心百姓疾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顿时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难言之隐)难以说出来的苦衷。不能用来修饰“苦衷”,否则就会造成句意的重复。误例: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年富力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不能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误例: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抛砖引玉)比喻用不成熟的、肤浅的意见,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见。常用作谦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误例:①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②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蓬荜生辉)使自己的破屋生辉不胜荣幸。是个谦词,用反了当有骂人之嫌。误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评头论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含贬义,不能作中性的“评议”理解。误例:鄙人的画展今日展出于此,一则算作个人的总结,二则是请各位专家评头品足,多多指点,借此提高。76/(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易误解为(不期而遇)的意思,而忽略了主体是“互不相识的人”。误例: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14、弃义倍信: 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15、(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6、“不孝者五”,可知“不孝有三”,并不仅仅是三种。

17、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18、79(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误例: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青出于蓝胜于蓝)指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用指别的超过不可以。误例: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完全可能的。(罄竹难书)比喻罪恶之多,难以写尽。必须是罪行、劣迹、错误之类的事实,含有明显的贬抑色彩,而且如果是具体的东西数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难书”。误例:①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②甲骨文上刻个字不容易,罄竹难书的公文重得累死人不偿命……(求全责备)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误例: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求全责备别人,更不能抓住某人的一个缺点而不及其余,而是要客观地、全面地肯定一个人的大节和主流。(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此成语易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而造成成语与句子重复。误例: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地一声笑了起来。(日理万机)指古代帝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否则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误例: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误例:眼下大型运油车只有三只车轮在桥面上,桥沿已经不堪重负,正在缓慢变形,大卡车如履薄冰,时刻都有掉下江中的危险。(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能泛指意外情况。误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哪怕有个三长两短,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19、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除了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外,大部分考生在高中毕业后基本不会再专门投入精力来研究汉语,因此即使面对十年前学习的内容,无论是「语义」还是「语病」,依然可能有力不从心之感。

20、(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第2题)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1、  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22、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23、闪烁其辞:辞:言辞。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24、显然只有C选项合适。A的「乐此不疲」意为「因做某件事非常快乐,而不感到疲倦」,和「争论不休」明显不搭;B「忍俊不禁」只能表示「忍不住发笑」,不能用在「感叹很高明的事物」上;D「真知灼见的意见」语义重复,搭配错误(D选项也考查了「语病」这一层面)。

25、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26、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7、“不孝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但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实际上同禀告了一样。

28、津津乐道: 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

29、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30、词义推导:“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31、不能赞一辞:辞: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32、今天谈谈「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板块备考的最大误区。

33、1(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易误用为中性词,理解为“追随”“跟随”之意。误例: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误例:首映式结束,导演激动地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误例:张先生做这个项目能知己知彼,因人成事,完成得很漂亮。1(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不“应该有的”就不能“尽有”。误例:盗版出版物装了三卡车,从盗版书籍到盗版软件,真是应有尽有。1(应运而生)顺应适当时机出现。不能用于消极事物。误例:改革开放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1(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是一个褒义词,使用时要注意与语境相符。误例: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地冒出来了。

34、(2019国考地市级卷21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以「治已病」为中心向以「治未病」为中心转变,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中医药______。

35、(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36、(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37、词义推导:“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38、 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39、百鸟朝凤: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40、词义推导:“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4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42、同病相怜:病:疾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43、 (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44、(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45、诚惶诚恐: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46、考察点:本题第一空B「百家争鸣」一般用于「学术界的讨论热烈、流派繁荣」的语境;C「龙争虎斗」意为「龙虎争斗」,一定要放在「两强相争」中,D「星火燎原」一般用在「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广阔」的语境中。

47、(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领大,技艺高超。

48、“附庸风雅”本来是个十分中性的词,无非是“附庸”之地的“风”和“雅”而已。当“以大为美”的审美观发展到极端,对“大”盲目崇拜后,“美”和“文化”就这样被整齐划一了。其中折射出的心理十分复杂,耐人寻味。

49、不知所云 (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50、(A)阻遏(è)胚芽(pēi)孜孜不倦(zī)

51、  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

52、词义推导:“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53、拔苗助长: 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54、(2019国考地市级卷28题/省级卷30题)在人工智能研究热潮中,国内外已形成______的局面,但总体上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对于智能的本质和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全面,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支撑,应用层面上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都将是______。

55、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贬义)

56、(近义词)缩头缩脑、望而却步、畏葸不前、打退堂鼓、停滞不前、缩手缩脚

57、B.王某刺人重伤,仓皇逃窜,公安人员在其家附近布控守候,上午10点多,风尘仆仆的王某出现了,终于被刘警长等人抓获。

58、A的修改不正确,应当删去「通过」或「使」,符合题意。

59、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60、志同道合: 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作谓语、定语。

61、(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62、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63、(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64、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65、(出自)叶圣陶《平常的故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畏缩不前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

66、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67、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68、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得到。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69、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70、「泥石流的成因有三个因素」强调在「成因」上,「A的形成原因是B」,既然是「原因」,就不能用「依赖」这个词。

71、回复2:死于电子阅卷的七种作死现象!中考电子阅卷真相,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