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完整版全文
1、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论语完整版全文)。
2、试译:子游说:“侍奉君主,如果劝说太频繁,就容易受辱;劝朋友太多,也容易疏远。”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4、9子谓子贡曰:“女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汝弗如也。”
5、又问:“求,你怎么想的?”冉有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纵横五六十里的小国,假如我去治理,三年就可以富足。至于国民的礼乐修养,还得另请高明。”
6、试译:孔子祭祀祖先,真如祖先就在眼前;祭祀神灵,真如神灵就在头上。孔子说过:“对我来说,假如祭祀不是人在心在,那就跟没祭一样。”
7、试译:孔子说:“我和颜回说一整天,他从不反驳,好像笨笨的。后来我观察他自个的心思言谈举止,也是很能发挥的,颜回并不傻啊。”
8、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0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0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0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0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0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0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0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9、 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10、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2、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3、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欤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5、2朝(cháo),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yín)如也。君在,踧踖(cùjí)如也,与与(yúyú)如也。
16、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17、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18、0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9、试译: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平常不要出远门,要出远门,那一定是方向对头,方针正确,方位不错,方式得当。”
20、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1、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2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3、试译:曾子得病了,孟敬子去看望。曾子说:“鸟临死的时候,那叫声都哀痛;人临终的时候,那话语都真切。君子推崇的道行有三点:容貌得体,就少一些粗暴怠慢;神色端庄,就容易培养信赖;谈吐优雅,就不大会出言不逊。至于如何使用笾豆之类的祭器,这些具体礼仪问题自有专门的官员在。”
24、0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5、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26、试译:孔子说:“齐国一变革,就可以承接当年鲁国的风范。鲁国一变革,就可以通行当年周公的大道。”
27、试译:齐国人赠送了一批歌女,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就离开了。
28、试译:孔子说:“人没有远见,必定穷于应付眼前的事变。”
29、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0、试译: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31、试译: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孔子的几位门人当家臣治丧。不久病好些了,孔子说:“好久了仲由行骗!没家臣假装有家臣。我欺骗谁啊?欺骗老天吗?再说我与其死在家臣手里,宁可死在你们几位弟子手里啊!再说了,就算我得不到厚葬,莫非会死在路边不成?”
32、试译:仪地的边防官求见孔子,说:“但凡君子到这里来,我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行弟子把他引见给孔子。这人出来后,说:“各位何必担心你们老师的道德学问失传呢?天下无道的日子太久了,上天会让你们老师用礼法号令天下了。”
33、zǐxiàyuē:“bóxuéérdǔzhì,qiēwènérjìnsī,rénzàiqízhōngyǐ。”《zǐzhāng》
34、试译:蘧伯玉派人去看望孔子。孔子请来人坐下,慰问道:“他老先生最近忙什么呢?”来人答道:“老先生想减少自己的过错,但还没有如愿。”来者出去后,孔子感叹说:“是个使者啊!是个使者啊!”
35、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6、试译:孔子说:“善人训练老百姓七年,也可以披挂上阵了。”孔子说:“如果不搞军训就让老百姓仓促上阵,这叫做抛尸。”
37、试译: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促成人家的坏事。小人跟这种做法相反。”
38、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40、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jī)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yì)夫锦,于女汝安乎?”曰:“安!”“女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yuè)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41、试译:孔子说:“国家有道,说话直白,办事正直。国家无道,办事正直,说话含蓄。”
42、试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耿直?有人向他讨点醋,他就到邻居家讨了点来送人。”
43、试译: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也不做,难熬啊。不是有棋牌吗?玩玩棋牌,总比干呆着好。”
44、试译:孔子说:“智者乐如水,仁者乐如山。智者灵动,仁者宁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45、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46、11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47、试译:子路跟着孔子出门,不知不觉跟丢了,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蓧子。子路问:“先生看见我老师吗?”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个是你老师?”说着就竖起拐杖,用蓧子锄草。子路打拱行礼,站到一边。然后老丈留子路住下来,杀鸡煮黄米饭款待他,让两个孩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如实相告。孔子说:“是位隐士。”就派子路回去拜访。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有本事却不做官,是不道义的。尊老爱幼的礼节既然不可以废除,忠君礼臣的礼义又怎么可以废掉呢?本想洁身自爱,却搞乱了人间大伦。君子做官是实践道义。当今之世,道义行不通,从这件事可见一斑。”
48、试译: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南面为王。”
49、试译:有人说:“冉雍有仁德,可是没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做什么?对人尖嘴利舌的,老让人讨厌。他仁不仁我不晓得,但是要口才干什么呢?”
50、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5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52、zǐyuē:“wúshíyǒuwǔérzhìyúxué,sānshíérlì,sìshíérbúhuò,wǔshíérzhītiānmìng,liùshíérěrshùn,qīshíércóngxīnsuǒyù,búyújǔ。”《wéizhèng》
53、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5、27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56、试译:阙党的一个少年在传话。有人向孔子打听,说:“是个上进的孩子吧?”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置上,看见他同长辈并肩走路,看来不是求上进的,是想快点出名的。”
57、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58、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悦。
59、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pì),友善柔,友便(pián)佞,损矣。”
60、试译: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添加了哪些,是看得出来的;周代沿袭殷代的礼制,废掉什么,增加什么,是看得出来的。这以后要是有继承周代当政的,就是传承百个世代,也可以预先知道它。”
61、试译:孟家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就去请教曾子。曾子说:“当官的不走正道,民心涣散很久了。要是真的查清了案情,还望多加怜悯,不要沾沾自喜。”
62、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3、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4、15子曰:“晋文公谲(jué)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