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1、●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2、●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辟祸
3、小说一开篇就是“桃园三结义”,“义”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过关羽这一形象,典型地宣扬了“义”的思想。
4、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5、魏将孟达欲同诸葛亮里应外合献城,此时司马懿复职,直抵新城。孟达事败,死于城下。与魏军交战,街亭成为关健。马谡自告奋勇立军令状,去守街亭,却因不能活用兵法,更兼盲目自大,痛失街亭。司马懿兵至西城,诸葛亮定空城计暂退魏军,随后大军撤回汉中,第一次伐魏宣告失败。为正军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久老将赵云病故。
6、《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7、操亲出征,至蓝田,看望蔡邕女蔡琰,试杨修才。黄忠从法正步步为营、“反客为主”之计,打败驻守定军山的夏侯渊,俘夏侯尚。黄忠在法正帮助下,先夺得定军山西一山头,以逸待劳,杀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黄忠烧操粮草,被围,赵云救出,据汉水打败操追兵。玄德,孔明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8、性格: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9、《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10、 读了这本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让我获益匪浅,《三国演义》是说东汉末年,由于汉献帝无能,使吴、蜀、魏三国鼎立,其中我最钦佩赵云和张飞,最瞧不起袁绍。
11、曹会林|1980年代那些臭虫、虱子、跳蚤们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足见他影响之深广。自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始,便立刻成为蜀汉——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曾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中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上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与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应变,如“空城计”的运用。总之,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人人喜爱的人物。
13、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14、●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15、 我最喜欢诸葛亮了,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是天文家、教育家、政治家。
16、《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日)吉川英治
17、操派兵抄追杀曹兵的杨昂、杨任之后,胜得阳平关,又得南郑。操计收庞德又得东川。西川人闻操至,皆惧,孔明以书与孙权,交割荆州三郡,教权领兵攻打合肥,操提兵杀奔濡须坞来。
18、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 )
19、当曹操在山东扫清障碍,网罗人马,发展势力时,无不关注着洛阳、长安帝王的行踪和争夺帝王的战争。
20、编审:张志芳、张恚、王宏、沈玉海、马士龙、刘长青
21、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22、●第一百零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23、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24、《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25、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 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
26、“隆中对”是针对蜀汉制定的战略方针,使刘备感慨“如拨云雾而睹青天。那么,从曹魏和孙吴两方的角度考虑,又可制定怎样的方针?
27、皇宫内,衣带诏事发,董承等皆遇害。曹操派兵征讨刘备,刘备大败而与张飞失散,投了袁绍。关羽被困下邳,曹操爱其才,遣张辽说降,为保刘备家眷,关羽与曹操约法三章而降。在曹操处,关羽受到厚待,得了吕布所骑赤兔马。
28、●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
29、 用了辕门射箭一计使刘备与袁术两家和解了。
30、●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31、《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32、“三顾茅庐”是全书一重笔。在见到孔明之前,刘备曾先后把孔明的友人、兄弟、丈人等人误当做卧龙相认。在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共性?
33、文中可见:“曹操发矫诏、招义兵,假借奉天子密诏,发布檄文。”强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可以看出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巧取名目,采取各种政治手腕武装强大自己,说明他为达目的高明手段。并且为了不被人认为自己的真是夺权目的,还强烈推荐当时实力雄厚的袁绍成为盟主,足见其深谋远虑。
34、东吴孙林废孙亮而立孙休,孙休与老将丁奉合谋杀孙林,后主派人作贺,吴主派人还礼,吴使薛羽谓吴主蜀之大厦将焚。姜维六次伐魏,于祁山安寨,与邓艾斗阵,将艾围在垓心,二次斗阵,邓艾欲从后刺杀,都被姜维识破而大败之。司马望与邓艾派人接连中常侍黄皓散布姜维怨上投魏流言,后主召姜维回。
35、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36、操深敬关公不忘旧主。不让蔡阳关公,自领十骑相送。赠云长锦袍一领,黄金一称。黄巾余部廖化降关公。关公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太守韩非。牙将孟坦;过池水关斩将卞喜。在荥阳斩太守王植;经滑州界到黄河渡口,斩夏候忄享部将秦琪;渡过黄河到袁绍地方。孙乾报说玄德离绍往汝南投刘辟去了。
37、每天为大家分享初中历史地理政治知识点和考试资料
38、 三国中我最喜欢的是常山赵子龙赵云,因为在一次曹操攻打刘备时,兵力不够的刘备带着百姓逃难。刘备的夫人、阿斗都和刘备冲散了。常山赵子龙赵云知道后冲进战场七进七出,终于找到阿斗和夫人夫人投井自尽赵云推倒墙壁掩埋尸体。然后将阿斗放入护心镜杀出一条血路,赵云面对三个大将毫无惧色,曹操在山上看见后问此人是谁,曹洪大叫:“军中战将可留下姓名吗?”赵云应声道:“常山赵子龙”曹操知道后叫部队不得伤他要活禽他。赵云见此情形无心恋战杀出敌人的部队了,共杀死十几名大将,已经没有力气了幸好有张飞接应。
39、周瑜乘势到南郡,与曹仁交战,中曹操之计而重伤。诸葛亮坐收渔利,夺下南郡。不久又陆续攻占荆襄诸郡。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周瑜又定下美人计,诱刘备过江,与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亲,
40、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41、《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刘备;关羽;张飞。
42、备言天下同貌者多,绍不镣备。河北将文丑要为颜良报仇。玄德随往。操表奏朝廷,封关公为汉寿亭候。操使计击文丑,文丑射翻张辽马,关公斩文丑于马下。孙乾见关公言玄德在袁绍处。关公为操除黄巾余部,黄巾部不战而败,愿让汝南现关公,提醒关公勿忘故主。关公挂印封金,护二位夫人出北门往寻刘备。操将蔡阳欲阻关公。
43、操令徐庶为使召降玄德不得。刘备弃樊城往襄阳,与民同行。刘琮不开城门,玄德准备先取江陵安家。从人劝他弃民先行,备不忍为。操至襄阳,蔡瑁、张充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刘备被操军冲散。赵云单骑求阿斗。
44、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东汉末年乱世群雄纷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黄巾之乱:指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号召天下百姓反汉灵帝。)、董卓之乱(董卓之乱:指董卓进京后实施暴政。)、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指魏、蜀、吴共分天下,形成犄角之势。)、三国归晋(三国归晋:指司马懿造反于魏,又灭蜀、吴两国,后司马懿长孙司马炎即位,国号晋。)等五个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场画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5、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46、★稿件需是原创首发,版权归原作者,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47、孔明回成都追杀散布流言之宦官,孔明复回汉中,从杨仪计,分两路军兵,轮流荼魏。孔明至祁山,粮米不到,孔明使人尽割陇上之麦,送赴卤城打晒。郭淮献计攻卤城,被孔明伏兵四面杀败;淮又献计调雍、凉诸郡人马业,自己奇袭剑阁,截蜀兵归路,亦被蜀兵击败。永安李严书至,言东吴连魏伐蜀,孔明退兵,于剑阁木门道理伏,射杀追来的张合。孔明与后主谪妄言东吴连魏蜀李严为庶人。孔明养军三年,不顾劝阴,又要伐魏。
48、“千里走单骑”使得整个三国全成了关羽一人的舞台。仔细读读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试着从中发掘关羽的性格特点。
49、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到第六十八回
50、袁术使书与吕布让攻刘备,许以金帛,刘亩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
51、刘备到东吴和亲,与孙权首度会面。所谓英雄相惜,二人题词甘露寺,扬鞭驻马坡,并辔而回,传为佳话,又是难得的温情画面。然而,两人所留下的“恨石”又昭示了什么?
52、董卓被骗去“未央宫”前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董卓的?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53、刘备被吕布杀败,只得出逃许都,投于曹操门下。对此,曹操手下的谋士产生了分歧:荀彧和程昱认为应杀刘备以绝后患,郭嘉则认为决不可杀。最终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若你是曹操,是否会杀刘备?为什么?
54、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55、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56、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57、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到第二十四回
58、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59、“古城聚义”是三国中少有的温情画面,刘关张三兄弟在经历了乱世中的大悲大喜之后,终于再度相逢,更加上有赵云等人的加入,使得刘备势力于此东山再起。请模仿刘关张三人的口吻,虚构一段三人重逢时的对话。
60、诸侯势力:张角、何进、董卓、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刘璋、马腾、张鲁、韩遂、公孙瓒、韩馥、刘岱、王匡、张邈、孔伷、陶谦、鲍信、桥瑁、袁遗、孔融、张超、张杨、刘度、赵范、金旋、韩玄。
61、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胸怀大志,韬光养晦,有才智谋略
62、后来曹操精兵简政,开疆扩土,渐拥江北之地。刘备四处奔波,先后投靠曹操、陶谦、袁绍、刘表诸人,未有大的作为,但仁义贤德之名四海皆知。后来在南阳得伏龙诸葛亮为谋士,徐徐占领荆、益二州,又打下巴、蜀。如此,与曹操,孙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63、
64、袁绍将七十万,敌操七万兵。绍不听田丰、沮授不宜速战的交战的意见。第一次交锋,操军大败。两家在官渡对峙,各施攻术。袁绍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屯粮之所;不听许攸分军击许昌的建议,反疑责许攸,许攸弃绍曹操,献计曹操领兵烧乌巢,操从之。沮授急谏袁绍派重兵守乌巢,绍不听。操领张颌、高览败而投操。操从许攸计,作速战起兵,大破绍军。获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而尽烧之,不予追究。沮授不降;操杀而厚葬之。
65、魏曹睿后期,政治开始衰落。曹睿下令拆承露盘更是天人共怒。辽东公孙渊起兵造反,司马懿出兵剿灭。曹睿病危,将曹芳托付于司马懿而病逝。曹睿死后,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夺了曹爽的兵权。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独揽朝政,魏国名存实亡,大权尽归司马氏之手。后高贵乡公曹髦在位,司马师病故。曹髦因对司马昭由惧到恨,驱车率众臣与司马昭决斗,反被司马昭杀死。
66、《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67、●第一百零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68、●第八十三回 战虎亭先主得仇人 夺江口书生得大将
69、《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70、●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71、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神勇威猛,武功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