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猪穿裤衩的歇后语
1、指头抠敏鸡——顶球勒 注:指一个人做事白费功夫,顶球勒是柳林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2、从龙镇火车站至上海火车站,相距2980公里,算上从龙镇火车站至分场的路程,共2994公里,接近3000公里。1977年底,大多数知青已经下乡七八年,二十六七岁了,整个北大荒,从兵团到农场,人心浮躁、暗潮涌动。多数人感到犹如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但没有出路。比照“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修辞手法,知青完全可以称得上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老鸽落在猪背上——个赛过一个黑(比喻一个更比一个坏)
4、打场的人关键是用缰绳牵着牲口,用双手操纵着支杆子,把握碌碡的方向,技术高的打场人,碾压过的麦场是一个圈套一个圈,既不重复又不隔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天气太热,打场的人很累,几圈就出了大汗,干一段时间就换下来风凉休息。有一个笑话流传很广,成了我们那地方的歇后语。过去单干的时候,有一家子趁热天打场,媳子拥着碾杆子打场,干了一会回家给孩子喂奶,公公替着拥碾杆子打场,结果媳子很劳累睡着了,等醒了后来到场院,公公累得草鸡毛了,大声训斥媳子这么晚才回来,媳子自责的说:“喂完孩子闭了闭眼”,公公气愤地说:“你那个闭眼也大,一闭半过晌!”公公媳子非常尴尬。后来有人听着给传了出去,形成了一句口头语:“哪个村的老汉子越老越不正经”。
5、又过了几天公路勉强可以通车了,雪墙依旧傲然屹立。我们站在宿舍前只能看见“大解放”露出一丁点驾驶楼,蹦蹦车露出一股黑烟,至于绿吉普,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
6、这一招过下来,我奶奶似乎是看出了些风向,她早早地策起,跟我满叔分了家,两升米,一个半满的油盐坛,一个灶屋用一扇蔑墙劈成两边,我奶奶生火做饭,一边我婶伙了我满叔柴米油盐。两婆媳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子,总像风扬起的沙子,生猛粗砺,不时咯着人的眼。但在那些闭塞穷苦的年代,这些都是一曲流传久远的社戏,在乡村每户升起炊烟的人家上演,多是见怪不怪了。
7、特别怀念知青专列,第一次到北大荒虽然坐了约75个小时的硬座,超过了三天三夜,但毕竟没有“倒车”之苦;特别怀念“临客”,其中有一趟临客为龙镇—上海,从龙镇挤上车就等于到家了——可惜这样做梦娶媳妇的美事儿不常有。
8、如今,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周恩来旧居以及红四军军法处旧址,在老圩村仍保存完好。
9、大琪后来在好几个连队做过司务长。分场有上海、天津、哈尔滨三地知青,当年物质条件差,面对几百号知青,何况还有南方人北方人,众口难调。一口大锅里喝汤,难免有锅勺碰锅沿的时候,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事也不少见。大琪的脾气又耿直,好象也得罪了一些人。大大咧咧的大琪没怎么放在心上,说了句文绉绉的话:“干活么,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10、最后一道工序是苫垛顶,放第一个的时候还得用人扶着,一个大苫还没转过一圈来,接着再苫第二个,到第三圈的时候,就用上了专用的苫叉。苫叉有一个比较长的直柄,按着一个铁制的双叉,把苫从底下叉起来,送到垛顶山转动木柄即可。到了最顶端,还得站着板凳或小梯子才能够着。最顶端人不能上去,只能用苫叉把苫头掖好,这样抗不了大风,万一让风吹翻就掉下来就麻烦了。他们还挺有心机,从队部里找了几根废弃的小推车胶皮外带,系上四根小细绳,用苫叉举着扣在麦扬垛顶尖上,拉下四根绳子,拴上四块砖头,有一组找了一口碎了底的破锅,扣在上面更牢固。
11、瓜(傻)媳妇组(做)饭,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越和越多
12、那时,印象深刻的文化活动,除了看戏、看电影外,就是藤田周边的灯彩了,其中尤以陶塘的吊丝灯、傩(nuo)舞和老圩的采莲船灯、蚌壳灯,最为盛名。吊丝灯、傩舞,只有在每年元宵灯会时,才能一睹她的芳容,让看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赞颂不已,这两项民间灯彩,已被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后人去传承。
13、但我婶她娘在第一眼看到这个血疙瘩并顺口喊出菊花时,她可是没想到,我婶这辈子就真跟菊花勾搭上了,甩也甩也掉,走到哪都顶着一朵粲然的菊花。不过,这朵菊花不是当年的那片黄菊,它是紫黑色的,赭中带赤,青里透红,它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墨菊。
14、庄稼是三分种七分管,防止病虫害就是很重要的田间管理,在农药紧缺的情况下,老农民也积累了若干方法,有些还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小时候放了假或者星期天,到生产队里去撒药,有撒到花生墩上的,有撒到玉米喇叭筒里的,还有撒在庄稼根上的,各种方式都有。参加生产队劳动后,还担任过棉花技术员,亲手兑过药、拌过药、打过药,专门与农药和病虫害打交道。
15、天色渐渐暗下来,望穿秋水,接放映队的蹦蹦车终于来了!空地上一片欢腾。大银幕支起来了,放映员忙乎着倒片。
16、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17、“笑人无,气人有”,也可以把别人本来没“黄”的事情给“搅黄了”。
18、——大琪蜷着身子、穿着背心裤衩的狼狈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19、站立在桥上观潮的人群,象观赏钱塘江大潮一样欣喜若狂,时不时发出阵阵的喊声和惊叹声,丝毫不觉得自己站立的危险。因为,年复一年的洪水泛滥,即使洪水偶尔冲过桥面,也没有桥身损毁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这充分显示了古代建筑设计师的聪明智慧和建筑工匠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
20、才发现这些人大多数穿的裤子都柳哇哇地,有点像军人穿的外颜色,我一猛子想起了,这些人就是外前一段时间捏说的什么虎行天下徒步的人,周末了没事干满山架林里到处胡急的人,我心里想,等哪天有空了,我也穿一双解放亥,背个包包子跟着这些人沟子后头也转起家,正想着里,忽然老婆子死声哇命地曾肠子开了,嫌我丢着厕所里不出来,唉,藏不看了,给捏老婆子腾阔阔,叫捏上厕所起。
21、高粱面里调辣子——吃出看不出烟筒眼里掏巧(鸟)里——莫在外或头
22、大铁皮炉子火苗子一窜一窜的烧着,食堂里像暖春,热气腾腾、烟雾腾腾。
23、家属区时不时传来二踢脚的炸响声,食堂外面是冰天雪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最想念的就是“家”,家在千里之外,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正在忙着年夜饭吧?儿行千里母担忧,她一定在牵挂着远在北国的孩子!
24、当然,洪水过后给两岸地势低洼的村庄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房屋进水,作物被损,农田被淹。
25、“哐”,在我奶奶唾沫星子四溅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空气中灌满浓浓的尿骚味,尚带体温的尿液在溅散的过程中凉下来,星星点点落进了她不停翕张的嘴里。一个崭新的红漆马桶骨碌碌滚到了我奶奶的脚边。周菊花蓬头垢面冲到了我奶奶跟前,往地上一裂,扯着长声就哭喊起来:是谁把我三厢四笼抬地来的?又看不惯了啊!看不惯有本事再把我抬回去!我奶奶抹着满脸的尿沫子,看着周菊花脸上那朵因热血翻涌而更显得嚣张的菊花,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我奶奶她算是明白终于碰上了狠角儿,以她多年媳妇熬成婆的修炼,竟然束手无策,当然,我奶奶这一仗败下来,归根结底还是败在她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身上,我奶奶是真的怕走了张屠户,会吃连毛猪,她怕我满叔打一辈子单身。
26、每台播种机上站两个人,那可不是游山看景的,手里拿一根小棍,要负责看着颗粒肥拌着的麦种是不是顺着播种机上的一排排管子往大地上播撒,如果看到播种机上有管子堵塞了,要及时的用小棍捅一捅,让麦种和颗粒肥顺畅地播撒下去。
27、回到我们队的场院里,我开了个短会,大体划分了人员,指明三组负责人,提出垛新麦扬垛的要求,并强调今天垛好了,每人除正常记工外再嘉奖5个工分。也不用我和会计领导,她们三个各自带领着10几个人,从打底子开始,用脚踩、用手抽,一层层地把麦扬压实压紧,逐渐的加高。新打下的麦扬,既短又滑,虽难解决的就是周围的圈边,稍有不慎就塌滑下来,补都不好补。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一把一把地掖起来,选派两名高手专门负责压边修边。我们队里的这些老娘们儿,都是场院里干活的老手,只要认真起来什么也能干好。我选的三个女人,平常在老娘们中威望很高,她们号召更有说服力,因此不到半下午就基本垛起来了。我和会计只管在阴凉处吸烟,看着他们热烈劳动的场面。
28、火急火燎地好不容易的等到检票了,犹如开了闸的洪水,肩扛手提溜行李的巨大人流,挤挤挨挨地往前拥。一溜小跑。进了站台一看跟前的车厢号:1号车厢,再一看自己的车票:12号车厢,靠近火车头的位置!还得跑!从车尾跑到车头,上气不接下气,脚下拌蒜,差点没背过气去!
29、记得一到中秋或元宵节那个星月皎洁的夜晚,老圩的打龙灯活动便开始在村中拉开序幕。首先表演的是采莲船灯,采莲船灯为纸扎的花船,由船夫伴着船中花枝招展的少女,随音乐节奏划船,船身与人忽前忽后、忽高忽低,飘然而行,引人入胜。
30、刚喘了一口气,开车的铃响了两遍,送客的都下车回到月台上,随着一声凄厉的长鸣,列车缓缓启动了。车厢内外都招着手,我们夺眶的泪水再次一串一串掉下来......
31、又割回地头,太阳升起很高了,队里的保管和会计挑着饭送来了,是生产队统一蒸的大瓤子饼,还有油和盐,一层一层软乎乎的,闻着味就馋得慌。保管向队长说:“割麦子的一共48个人,加上我们两个是我们做了60多斤白面的饼,还使了两斤多花生油,让伙计们一定吃饱。”会计挑的是两大桶开水,里面还使了一些绿豆,看起来有些混,但能消毒败火。人们也不顾的喝水,先拿着瓤子饼大口的吃起来,个个吃相也好看,撑得腮帮子鼓起两个大疙瘩,有的人吃得急噎得咽不下去,拿着碗去舀水喝。当时那个年代,生活都很困难,很少吃上顿白面,这次集体管饭都狠巴巴地吃起来,有的吃得蹲不下。都吃饱了,箢篼里还有10几块大饼,队长说:“把饼和水都留下,等会儿谁饿了再吃。”保管和会计挑着一个箢篼和水桶回去,把剩下的留在劳动现场。
32、垛草垛就是把杂草归拢起来躲在一起,各家各户都有烧火的草垛,生产队里有很大的牲口草垛和几个麦扬垛。垛草垛也有学问,垛不好很容易被大风刮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垛好了既牢固还美观好看。
33、杨小秋深得中庸之道,既不先进、也不落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34、傅老疙瘩没成家,跟着哥嫂过日子。一个傻了巴唧的二傻子,啥也不能干,你说,谁家的黄花闺女愿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蹦、嫁给他呀?就算寡妇李二嫂改嫁,估摸也不拿正眼瞧他!
35、汽笛一声长鸣,满载着绝大多数是知青的列车缓缓启动,龙镇火车站越来越远;列车拐了个弯,龙镇火车站高高的水塔也消失在视线中……
36、性子火爆的男知青立马就要削小石头,女知青气得呼呼直喘,有的当下就哭了:这可都是血汗钱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