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读书方法(要简短)
1、实际上,我自己读书时,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选择大脑活跃的时段」。因为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想法。
2、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
3、它告诉我们:是什么决定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效率呢?是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
4、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读出美味,读出乐趣。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的体会,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你的态度越虔诚,你的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最适合读宗教与哲学与军事经典,如《圣经》、《易经》、《孙子兵法》。(好的读书方法(要简短))。
5、● 人类最长飞花令爆红全网!这204句圆周率飞花令,赶紧为孩子收藏
6、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读书。日本教育学家七田真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比如在读古文和诗词时,不急于理解,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慢慢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国学传统中历来倡导“三诵”朗诵、默诵、背诵。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文革期间,著名作家巴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巴金甚至用回忆来以默读,可谓深得素读之大法。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反倒是容易进入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我自己也不断会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不知不觉,悠然心会。如果我们以提升修养和陶冶性情为目的去读书的话,不妨用这种方法。
7、先浏览,遇精彩部分再细读选择好书进行精读,一些看不看随便的书可以泛读先大略看一下再认真读,仔细、反复、认真去读。
8、读完一本书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了解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在交流中可以了解更加多元的见解甚至可以碰撞出火化产生新的`认识。周末找三五个朋友在茶馆、咖啡厅或者山上就某本书某个话题展开探讨那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9、第二部分是写感想,就是写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这是一个把书中内容提炼升华,为自己所用的过程。
10、怎样学会做读书笔记,让孩子语文学习更轻松呢?今天,小编把一些技巧整理成文,一起来看吧。
11、我一般会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个符号「#」表示,以作区分。
12、看一本书,记一本书。只有记住了,书里的东西才是你的。
13、有人从小名牌贵校,但热衷于吃喝玩乐。有人从小爱看书,从小立志尽忠报国。
14、人这种动物很容易“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意思就是你被困在书里了,一叶障目就不见了泰山,只能看到眼前那点角落,而忘了这本书整体在讲啥。
15、通过视频/语音分享阅读感受。孩子通过语音、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好朋友分享在阅读的图书/诗歌。
16、书库里的这些书绝对是我的心头好,用一篇读后感就想回顾它们,那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亵渎!
17、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我们来说,做读书笔记难道不是更加必要吗?
18、行了,我这个方法的第一步这就说完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19、完成精读后,你可以将自己摘录或划出的重点句、批注整理成相对完善的读书笔记。在整理的过程中,你就需要通过跳读的方式,重点看那些对你最有价值的部分,对某些观点进行推敲、验证和深入思考,形成你自己的理解,并写出来。
20、和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摘抄。包括阅读建议、有趣的阅读文本,甚至包括你认为的一些有意思的笑话和诗歌,隔三差五给孩子创造一些惊喜。
21、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为写作打好基础。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们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式,积累有效阅读量,今后,一定能成为“下笔如有神”的大作家!
22、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教育意义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23、当然,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存疑式、评论式等等,如果有很多的心得,甚至都可以专门编写为札记、评注。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以上几种应该是最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它们是读书笔记的基本。
24、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很多时髦的书籍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阅读价值太小。经验告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一本好书抵上一百本烂书。
25、停止关于阅读的任何不积极的语言及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在一点点进步,多鼓励和赞赏。
26、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27、你的孩子是否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语文学习要求学生的“文字基本功”扎实而细致,但很多孩子从小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买了不少课外阅读书,却没有坚持督促孩子阅读,导致孩子语感不强、字词美句积累甚少。
28、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进而学会运用。
29、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30、读书如进食,少读书则营养不足,从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看:以色列约64本;俄罗斯约55本;美国约50本;而中国约是5本。显然总是就少。另一方面,有许多人只读一类书,知识偏食,也会营养不良。理论工作者,读点文学书,文艺工作者,读点哲学书,成年人读点童话,《哈里波特》,同时吃法也有不同,培根讲“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我经常与企业家接触,发现他们走得不高不远,一定读书太浅;走得又高又远,一定读书不浅。预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看一个人阅读的书目,绝对比看手相星相更准确。
31、十是自我挑战法。即根据自己职业岗位特征,设计出自己业务技术的提高规划、职务晋升计划及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涉及领域的深度计划,从而增加需求渴望感和紧迫感。有关读书的方法要简短2读书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学习。或许有人会问,学那么多科目作什么?其实每一种学科,都在培养一种观念和素质,例如:研究法律,懂得人权;研究经济,了解供需;学数学,可以精确盘算;读文学,可以美化心灵;读历史,能够贯通古今;读地理,能够开阔视野……如果都不学就是无知了。由此可知,读书很重要。读书的诀窍有:
32、我用铅笔划重点,写感想,标旁白,一本书看完以后里面花里胡哨的,都是我的涂涂画画。
33、充足睡眠可以让我们的精力更容易集中,专注地去做事情。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必不可少,我们每天要做哪些事情要提前规划好,这样就不会遗漏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番茄工作法现在有一款软件,叫番茄钟,可以设置25分钟锁住手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避免手机信息的干扰。因为人的精力最多高度集中25分钟,符合人的生理需求,每25分钟,休息5分钟。可以让大脑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运动,冥想运动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耐力,做事情会更专注,冥想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心流状态去做一件事情。
34、如果你这时候手里能捏支笔,顺手在火焰山这仨字旁边标记个“新疆吐鲁番”,那对你记忆书本里的内容更是有奇效。
35、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36、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37、★看完一本书以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自己有哪些体会,可以和老师家长讲一讲,也可以和同学交流,或自己写在笔记本上。
38、泛读: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39、但针对开放场景,最可能的后果就是,产生一连串层级不明、名称混淆的标签。光是要把它们整理好,都会消耗不少心力。
40、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41、读书要快,拿到一本书先要看目录,先熟悉一下目录,看看哪些章节是自己不明白的,就看不明白的章节,明白的章节就不用看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时间的浪费与提高阅读的效率。
42、那么,了解完几大类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之后,怎么运用这些方法呢?首先要做到——
43、看书时提醒孩子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眼睛健康。
4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撕书,不折页。鼓励孩子保存看过的图书。
45、前文说了很多方法,有的孩子可能压根就不愿意做读书笔记,这里需要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做阅读笔记的兴趣,也可以循循善诱,与他讲道理,逐步达成共识。万事开头难,一旦孩子体会到做读书笔记的好处与乐趣,自然而然会坚持下去。
46、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故而在记忆里也会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会藉由不同的触发点被联想到、提取出来。
47、六是理论联系实际法。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解决或解释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生经历和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现实问题,或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实践,检验其效果的学习方法。如学知识产权保护法时,分析现实企业中跳槽者带走技术或管理方法,算不算盗窃商业秘密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学习会计知识时,看现在企事业单位的账目与此是否相符,会计知识是否适用于企业等等。
48、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49、一字一句,细细品读。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干,极少水份,句句精髓,大段速读,难免会消化不良。所以必须边读加以思考。孔子就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散文大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吃草“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我的体会是:用眼睛来读书者只有眼见,用心去读书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的方法适合特别读经典。比如读《论语》、《道德经》、《沉思录》等等,嚼得愈久,愈有滋味。还可以用于加深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彩片断。
50、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5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的好处显而易见,它不但可以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积累有用材料,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而且做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52、但是,仅仅书读得多,若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与效果。因此,一般老师都会建议孩子在读书时记读书笔记。但是小学生的读书笔记到底是怎么个做法?是划重点还是抄书?
53、舒服一点。将你的阅读时间设在你喜欢的时候。在阅读的时候喝一杯好茶或者咖啡。坐在一把舒服的椅子上,盖上一条毛毯。在阳光下阅读或者在沙滩上。
54、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刊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点亮小桔灯》,作者金波,是金波爷爷80岁的时候写给小读者的。
55、(1)索引读书笔记。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点亮小桔灯》作者金波,是金波爷爷80岁的时候写给小读者的。
56、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57、当笔记堆积很多时,很难有效地进行整理和利用。
58、像这条内容,我就可以把它记录在「思考」一栏中,然后从书里找到相对应的客观事实,记录在「信息」一栏里。比如:
59、这种写法伴随着孩子成长,不仅在小学,甚至在有几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选用了这样的方式和写法。
60、这个轶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会把这一整段都复制下来,放进笔记里。但如果到此为止,是没什么用的,因为过不了几天,你很快就会忘记它,忘记自己曾经记下过这段轶事。
61、介绍适合孩子的书目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于一些书的好与坏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加以引导。
62、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63、文章来自: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64、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6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同学们只有熟练掌握以上的几种写法,才能向更高的水平发起挑战。
66、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比如:
67、读书要做读书笔记,每一本书读完以后都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总结。看明白了与写出来是两码事,很多朋友不屑于写所以很快忘记。只有写出来才能加深你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只有写出来,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68、这就叫做「精细加工」。它是把一段信息揉碎、拆开,强迫它跟我们脑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把这个新的知识点「固化」下来,把它牢牢地内化在脑海中,成为一个节点。
69、怎么简化呢?可以用费曼技巧:抱着「把这个知识点,教给一个零基础的人」的心态,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出来。
70、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71、当你过段时间想再回顾这本书的时候,只需花几分钟翻翻读后感就可以了,简直不要太方便、太轻松、太有效!结语到这里,我的读书神技已经倾囊相授了,大家如果感觉有用就去试一下,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特别不适合没啥子耐心和定力的人。
72、读书要做读书笔记,每一本书读完以后都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总结。看明白了与写出来是两码事,很多朋友不屑于写所以很快忘记。只有写出来才能加深你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只有写出来,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7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小朋友们只有熟练掌握以上的几种写法,才能向着更高的水平发起挑战。
74、但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储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优于没有编码。
75、而像「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我可能就会写上:读书,笔记,学习方法,误区,认知心理学,文章素材,课程素材,等等。
76、这种读书笔记,是难度较高的一种,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不建议过早涉入。但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好句子,可以适当的仿写。
77、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
78、如果你试过给笔记加标签,你就会发现:标签更适合的,是用在「封闭场景」——比如我在不费力不费脑,几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中提到的「待处理-进行中-已完成」,这是没有问题的。
79、让孩子意识到知识的作用。当你们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比如修理电视机,让孩子念出指导说明,这会让工具箱用起来更顺手。
80、 工具辅助,思维导图(心智图)能发挥大作用
81、当然,假如你时间很充裕,可以多一点,但务必保证质量,切勿过度追求数量,陷入「集邮式笔记」的怪圈中。
82、(3)心得式。 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83、第以勤恳熟读为功效:所谓「勤能补拙」,只要不怕辛劳,必定有所成就。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虽然天生口吃又迟钝,但是他勤恳熟读,熟背文章,常常思索文义,即使寒冬之夜,仍于案前勤读、苦思。十年后,有天恍然大悟,变得聪颖异常。他还以「一物不知,以为深耻」自勉,终成饱学鸿儒。
84、第三部分则是经典语录摘抄,把全文最出彩的地方找出来,写到自己的本子上,那这些精华就变成我的了。
85、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感受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86、提高阅读能力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书,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习惯,哪怕是有很多他不认识的字词,但是在通读之后只要他能够答题理解书中内容就好了,孩子会慢慢发现书中的无限乐趣的。
87、爱学习的人不仅增长知识取得好学历,而且修身养性成为儒雅之人。
88、在孩子的床头,做作业的书桌上,客厅的沙发上,随意放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儿童读物,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看。
89、第以细心运用为实际:读书要能实际运用,才不枉费辛劳。平时多读多看,并常写心得,多背佳句,跟别人讲话,就能言辞有内容,不会空乏枯燥。读书,最主要是学做人处事,例如明白古训的孝悌礼义精神,落实在生活中,就能使家庭幸福、朋友和睦、社会和谐。
90、所以,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它相当于对这段笔记进行提炼,提取出它的核心信息。
91、更别说用它们去管理成百上千、内容繁杂的笔记了。
92、相信我,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那看完一本书,你起码能够记住一半的内容。看完来个复盘复盘是个围棋术语,意思是你下完了一盘棋,不管输赢,都得回顾一下得失。
93、将读书融入生活经验。如果你和孩子在读一本关于公园的图书,请带着孩子到公园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把你知道的所有公园的知识告诉孩子,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亲子互动。
94、这不仅仅是在记录知识,也是在不断训练和强化你的思考能力。
95、书并不一定要买,可以借也可以与朋友互换。书价越来越高,每个月都买几本书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借书是个很不错的阅读方式,可以向朋友借、可以向图书馆借,成本是非常低的。
96、而学生写读书笔记更是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了更多的字、词、句,才能造就美妙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