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1、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需要警惕戒备:年少时,血气还没有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惕贪得无厌。”
2、(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5、(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8、生平:孔丘,孔姓,名丘,字仲尼。祖籍河南商丘XX县,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前551年10月4日,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时)在山东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系贵族出身。后来宋国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孔子其七世祖先然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存疑),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我氏。相传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0、(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1、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4、(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15、(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8、(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0、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1、(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2、(原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23、言不及义: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24、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
25、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2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27、(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9、翻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