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和俗语(文案精选33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11 09:03:34 浏览59

二十四节气谚语和俗语

1、如果乌云见太阳,明天不如今天。(最近乌云密布)

2、立秋:秋天开始下雨。玉米螟早期防治、深耕转金、苗圃芽接、树心采摘。

3、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二十四节气谚语和俗语)。

4、◇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5、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6、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7、白露在每年9月7日,或至9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阴气渐重,露凝成白也”。因气温降低,晚间水汽接近草木物体,便白色的露水珠出现。天气一天一天地冷起来,陕北气温降至14—16度。白露期间庄稼“不出头”,或“不出”,都是还没有拔节抽穗,穗头还没露出来,就是没有收获粮食的预兆。 

8、7)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9、寓意:九尽桃花开,天气转暖,过了惊蛰时节再种豌豆就晚了,即使开花也不会结出果实了。

10、1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11、16)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2、14)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3、   农历五月是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季节,农活复杂,紧张繁忙。“夏忙秋忙,绣女下床”。唐代诗人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就是全民总动员,老少齐上阵,家家老幼忙,户户无闲人的写照。

14、夏季:夏季秋高气爽,要给翡翠甜菜浇水,后期要勤管粮菜,冬小麦要备好种肥。

15、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16、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17、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18、   立冬进入初冬季节,秋收进入冬藏阶段。“立冬到小雪,秋收就妥帖”、“立冬见凌茬,庄稼全收煞”。这时谷薯豆菜各类庄稼全部收获完毕,进入了传统的“卧冬”时节。

19、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二十四节气动物谚语: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20、小满在阳历5月21日或22日,或23日,太阳到黄经60度为准。《月令七十二侯集解》释小满为“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陕北气温逐渐高起来,土壤亦暖和起来。如苜蓿,豌豆等开出了花朵,故有“小满一枝花”的说法。 

21、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22、处暑时期正是大秋农作物拔穗灌浆之时,又是炎热天气,极易形成干旱局势。这时有一场保墒好雨,正是“庄稼粒粒是米”的兆头。如果处暑前后没有雨水,拔节的农作物就会干旱的卡住拔穗的脖子,造成减产的劣局。同时,处暑前后没有落雨,据一月的气象周期性规律,旱象很可能要延缓到白露尽,秋分时,这是农人们值得注意的事项。 

23、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24、1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二十四节气的谚语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5、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清明有霜梅雨少(苏)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26、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27、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28、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29、并且刮风较小,弱、轻、故有“风死下”一说。这时的农事活动,如春耕翻地,基本结束,所以说“牛打下洼”。人们已进入播种期,早田作物如玉米、黄豆等都可以入种,“种啥也不晚”。 

30、冬至:冬至连续几天寒冷。羊和牲畜必须防寒,所以他们参加夜间技术学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31、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32、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二十四节气解释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