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个
1、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个)。
3、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4、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个)。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7、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9、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死可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巧言令色,鲜亦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放于利而后行,多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公平: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执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勇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金钱:君子周急不继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中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孔子《论语》
11、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6、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7、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2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2、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25、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2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
27、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2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默学到心里,学习时,不会感到厌烦;教人学习时,不会感到疲倦,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对他的缺点我有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32、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3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论语》
3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3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38、“有钱不进三地,没钱莫近两人”,牢记古人的忠告,受用无穷
3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1、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42、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