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300句
1、---杂阿含经卷二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佛经经典300句)。
2、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3、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4、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5、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佛教经典语录_大慈大悲佛经句子摘抄佛教经典语录_大慈大悲佛经句子摘抄
6、眼睛有病 空中见花 花为幻化 说生说灭 皆是颠倒
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8、 八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9、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海子
10、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11、如果你种下一个念头,你收获一个行为。如果你种下一个行为,你收获一个习惯。如果你种下一个习惯,你收获一个性格。而如果你种下一个性格,你收获一个命运。种下善念,一定会收获幸福的命运;种下恶念,一定会收获痛苦的命运。种下善念,还是种下恶念,取决于你自己。
12、 四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4、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15、也许终有一天我们都会发现,我们怀念的,不过是当初的自己。卢思浩
16、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17、人字一撇一捺,左右支撑、顶天立地。一边是自由、一边是独立,您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否定了我们的独立。
18、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19、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20、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1、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者、获得也、得者、得道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22、长大了之后总会学不一样的功课,走不一样的路,遇见不一样的人,我们根本避免不了分道而行的命运。
23、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已;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24、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25、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6、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7、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8、0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9、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30、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4、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5、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36、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7、有一句禅语叫掬水月在手。虽然月亮在苍天之上,但是如果我们开启智慧,掬一捧清水,月亮美丽的脸庞就可以出现在掌心之中。人生也是如此,如果能在生命的极点奋力一搏,或许会看到一处全新的景观。
38、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觉悟世间无常。
3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0、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41、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终成正果。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42、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43、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44、虽然厌秽欣净,照样赚钱心悦、亏本不悦,凡夫如此,本属自然。这也是因缘所生法,如夏日吹凉风便觉凉一样自然。不要自责:"我已念佛,何故还这样放不下?是不是欣离心不切?"只不过接下来要心地坦然,不要全然被境所牵。
45、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46、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47、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