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诗词
1、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唐·杜甫《赠卫八处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杜牧《清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关于雨的诗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5、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6、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7、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8、联系着这段美妙往事的纽带是这支鹧鸪词,仍然是音响,不过这是回忆中的歌声和乐曲声,并非现实中的秋雨声。
9、-杜牧《清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杜牧《江南春绝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1、有约不到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雨的古诗昔我来兮,雨雪霏霏,今我往矣,杨柳依依。
12、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13、梦一程,路一程,若君有意,又岂惧天明离别时。
14、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5、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6、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8、——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19、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20、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2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24、赏析: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26、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27、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28、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