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国的成语(文案精选4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08 09:44:31 浏览59

有关爱国的成语

1、 (出自):《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2、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3、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4、出处: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翻译:倒是也有不少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的人和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的谋略。)

5、尽忠:赤诚无私,竭诚尽力;报:回答。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7、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8、“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9、“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0、《韩非子·定法》:“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1、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2、“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3、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流了珍贵的血,献出赤诚的心。

14、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15、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16、“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7、●专家解读|共同构想教育的未来:全球共识与中国行动

18、(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

19、精忠报国、匹夫有责、碧血丹心……这些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国庆节,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20、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21、“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22、“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23、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24、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25、“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26、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27、来源:微言教育据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词典》

28、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29、“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30、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31、 (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32、出处:出自《人民日报》19“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33、  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34、“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35、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36、国富民强:读音guó fù mín qiáng,汉语成语,国家和人民富足强健。这个词用了一个古文修饰“互文”,如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是单指国家富裕人民强健,而是指国家和人民都富裕强健。

37、出处:出自东汉文学家荀悦《汉纪·惠帝纪》:“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翻译:想要对待臣民跟儿子一样,爱国就跟爱家一样。)

38、 (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39、“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