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文案精选3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07 08:45:09 浏览59

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

1、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祸从口出或者出口伤人。只有心态平复下来,内心安静下来,才能把纷乱复杂的局面处理好。

2、大千世界各类事物不减恒河沙数,无慧眼洞察,难知其底蕴。书中对此论述,最见功力。

3、《菜根谭》是明朝的儒家学者洪应明编著的一本关于为人处事道理的书。从它身上能看到《论语》的影子,作者将短暂的灵感或宏大的道理编织成短小精悍的箴言,虽然不如《论语》蕴含的儒家思想那样宏广深刻,为生民立命,但它着眼于一个人处在社会中的个人角色和地位,从个人的角度探讨如何言行合一地践行儒家风范,成为道德高尚、人情练达、有风有骨的真君子。

4、觉得比较实用的是这一句:“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5、  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了而不受污染那就更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那就更高明了。

6、征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

7、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8、所以,对于一件事,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要乱说。一旦被揪住错误,功劳就会被掩盖过去,失误会被无限放大,很容易遭到冷遇。

9、意思是说“不要在高兴时,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诺;不要在醉酒时,不加控制,不要在疲劳时,放任疏懒,做事有始无终。”

10、在此还必须提及的是,为了说理论事的需要,《菜根谭》全书运用了许多比喻。通过故事作喻来阐释深刻的寓意,本是佛经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特点。因《菜根谭》的写作取语录体,虽深刻、质朴、活泼、自由,但不便引述完整故事,故述说事理常以简明设喻论及,而取得了抽象说理所无法比拟的良好效果。

11、(释义)立身处世若不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就好像在泥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灌双脚,又如何能出人头地呢?处理人世事物若不抱多留一些余地的态度,就好比飞鹅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哪会使身心感到愉快呢?

12、如论及齐家:“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而正警之。如春风解冻,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13、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4、  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该抱着“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明哲保身态度;有时遭受挫败,反而会使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遭受打击时,千万不可就此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5、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16、如论及满之为患:“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论及名声欲望能散志招祸:“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撞击;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17、对人生社会既有深刻认识,在处世、从事中该如何持身、待人,书中有意味深长的概括。由于所述大多从作者切身体验中来,读来平实亲切,符若合契,极易引起共鸣。

18、《菜根谭》以佛教的丰富智慧,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洞察与剖析,对人们认识历史,认识现实,认识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但它毕竟宣扬了不少宗教教义。宗教自身的局限,比如不能对现实从总的方面做出正确反映等,必然带给本书以同样的局限。这是我们在大力肯定此书的许多长处的同时,不能不着重指出的。故而如何披沙拣金,善于吸取,则就不能不成为本书读者阅读此书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了。

19、福不可徽,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0、《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它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同时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它似语录,但是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却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

21、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

22、《菜根谭》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部分,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于我们的生活而言,任何部分都有可雕琢、可深思的地方。其中“修身”被洪应明列在第一部分,也应当是人生修炼最重要的部分,是成为君子的风骨之基,道德之本,正如儒家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的人生最应当被投入精力的方面就是对自身的修炼。但修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做出道德选择,从一个个的道德选择中能够塑造我们的人格,彰显我们的品德,很多时候一念之差可以决定我们成为了一个君子还是成为了一个小人,正如本书中所说:“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可见,修身中的品格修炼如垒石头,如叠木塔,如行走悬崖之钢丝,每一步都应当慎之又慎,否则一念成魔,过往的秉节如云烟散矣。故君子难长久而小人易堕沉。

23、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阴谋诡计等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本性。

24、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上海图书馆藏本为362条,中间数条有合并,结尾有数条新增)。本词条照片为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25、《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26、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27、如论及贵与贱的关系:“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28、  一个人的耳朵假如能经常听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有些不如意的事,这才算是敦品励德有益身心的好教训。反之假如每句话都很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身葬送在毒药中了。

29、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30、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

31、《菜根谭》作者承袭佛教本身蕴藏的智慧,兼采儒道二家精粹,对客观世界、社会人生、人际关系作了深入的观察与揭示,由于作者“幼慕纷华,晚栖禅林”的现实遭际感受,就使得其认识更为深邃、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2、    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

33、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34、(释义)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35、(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 ──吸引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