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诸葛亮歇后语下一句
1、“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假借名义,发号施令。
2、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诸葛亮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由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诸葛亮的精选歇后语,欢迎阅读借鉴。
3、曹操对徐州一直虎视眈眈,因为徐州是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所以出兵围攻徐州。孔融出兵要救徐州,但自己的兵力太小,就请刘备前来解围。到了徐州,陶谦一见刘备,“仪表非俗,语言如钟”,二话不说,就急命糜竺取徐州牌印来,硬要让给刘备。
4、甭管怎么说,刘备前期虽然穷困潦倒,46岁三顾茅庐的时候还一事无成。(刘备得诸葛亮歇后语下一句)。
5、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6、(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7、(2)忘掉你遭遇的不幸,但不要忘记你时来运转的时刻。
8、刘关张 打一中国地名───谜底:桃园,三义
9、这时陶谦抱着刘备痛哭道:“君若舍我而去,吾死不瞑目!”关、张合劝刘备接受徐州牌印,刘备居然“掣剑自刎”,幸亏赵云夺了佩剑。陶谦没办法,就留刘备驻扎在小沛,帮助他保守徐州,刘备答应了。——这是“二让”(卷三《吕温侯濮阳大战》)。
10、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11、所以刘备在名声宣传上颇为成功,有相当轰动的广告效应,他让大家都知道了自己是位“仁义之主”,是个好人。陶谦着急要把徐州牌印交给刘备,刘备却说:“今特为大义,暂来相助,何出此言。”坚决不肯接受。——这是“一让”(卷三《吕温侯濮阳大战》)。
12、武昌夏口吊周郎,两岸春风起绿杨。上竟霸图何日在?追思尘迹事难忘。
13、(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14、(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5、《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6、但是国旗上面应该写汉,不应该写蜀。很多三国的影视剧中,蜀汉的旗帜都写的是蜀,估计是为了好区分的缘故吧。
17、《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18、《水浒传》中“玉环步,鸳鸯脚”是梁山好汉武松的平生绝学。
19、“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20、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被火攻导致赤壁惨败。
21、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22、当年世祖皇帝(光武帝)刚刚兴汉的时候,吴汉这帮大将就劝他即位,世祖跟您一样,再三辞让。
23、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24、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秀才出身的三人是吴用、萧让、蒋敬。
25、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另一个版本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26、渚诸葛亮用兵————出奇制胜;神机妙算;虚虚实实;神出鬼没
27、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