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诗词
1、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3、雨水丰足,田中水满,白亮亮的一片。农夫们披着蓑衣,半夜就起身耕作。人牛都使尽了力气,可东方仍是灰濛漾的一片,曙色还未出现。诗人写雨夜田中所见,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农夫耕作的辛苦,提醒人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4、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唐代: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5、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作者:马卡连柯
6、释义: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7、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释义: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9、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有那些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11、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张俞
12、这是一首记事诗。记述了织女的辛苦,诗的大意是:这位女子渡河采桑而归,蚕老吐丝,催人上机织绸。扎扎一日,才得一尺有余。可是织成的轻罗绸缎却不知给谁做衣服?诗句流畅自然,晓明如话。作者以同情的笔调,记叙了采桑女的艰辛和为人作嫁衣而一无所获的不公正遭遇。
13、加班加点不算苦,想想长征二万五;没日没夜不算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跑东跑西确实难,想想那些流浪汉。五一劳动节,愿我们这些劳动者节日快乐,丢掉烦恼,悠闲乐逍遥。
14、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15、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译文: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16、诗句描绘纤夫服官役拉运磐石的艰辛场面。磐石之大,万人之力拖之亦难运到江边。而“无由达”却“竟须达”,因官府催逼至急。眼望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芒砀二山,诗人忍不住掩面而泣,为他们的千古不幸而悲伤,表现了李白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7、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杰普莉茨卡娅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8、才了蚕桑又插田。关于歌颂劳动者的诗歌站在红五月首端
19、大概是宋、元时代一支民歌。悯农二首悯农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0、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21、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22、深深地祝福,浓浓地情谊,没有浪漫的.诗句,没有珍贵的礼物,没有五彩的鲜花,只有深深的祝福和问候。愿幸福在你身边,微笑在你心间。祝劳动节开心快乐!
23、劳动的回报永远都是慷慨的:它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使人类从荒蛮走向了文明,也让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万古长青。
24、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25、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篇二)蜂(罗隐)
26、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7、——百位党员教师先进事迹展播”大型专题报道
28、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有关劳动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绅可谓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至,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无论是刘禹锡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还是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都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这样教育太子:“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意思是说,我每逢穿衣吃饭,都会感念耕种的农民和织女的艰辛。
2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0、《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1、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2、——童第周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
3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4、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5、柴门内外悄然无声,缕缕炊烟,袅袅上浮,一阵阵黄米饭的香气随风飘来。一场春雨过后,农夫们为了不违农时,又忙着去耕种了。诗人以静烘动,动静结合,不失为妙笔。
3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一幅乡村里人们击打土壤的场景,却是一幅安居乐业,太平盛世的画面。
37、白话文:丈夫在努力的耕种,但是还在忍饥挨饿。老妇勤劳的纺织,却总是身上没有衣服穿。这句话说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却还是缺衣少粮。
38、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作者:高尔基
39、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40、古典君: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4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2、《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43、另外推荐“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见《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是白胜挑酒上岗时顺口唱出的。
44、(解说)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4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6、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47、古风二首/悯农二首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8、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蚕妇①(宋)张俞②昨日入城市,③归来泪满巾。④遍身⑤罗绮⑥者,不是养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