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文案精选6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04 08:03:09 浏览59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

1、绞刑架成为李大钊人生的终点,但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却历经挫折走向成功和辉煌。北平和平解放后,我方接管人员在德胜门外功德林监狱发现了这个绞刑架,交给当时的北平历史博物馆保存。这是新中国文物部门接收的第一件革命文物,编为0001号。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百年党史展厅,这个绞刑架与李大钊狱中自述、牺牲前泰然自若的照片、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演讲的唯一一段视频组合在一起,再现了李大钊英勇就义的历史一幕。人们从中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壮烈的牺牲,更有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顽强坚守,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2、而社会规范的断裂,社会转型的脚步过快,还有发达的网络通信则让负面新闻无处可逃,公众受到暴戾信息的冲击,媒体对于类似新闻的报道也是乐此不疲,社会的负面情绪愈演愈烈。

3、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4、让我们将祝福和敬意,送给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5、作为挚友的李大钊当时正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读书,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悲愤,满含热泪的写下了《哭蒋卫平》诗两首:

6、2018年7月,我去第一村民小组走访时了解到,居民吾斯曼·卡德尔四年前在鄯善县石材厂开铲车清理废料时,救出不慎落入地下水池的汉族小伙王国庆并送往医院救治,王国庆得救后十分感激吾斯曼,一直叫他“吾斯曼爸爸”,两家人亲如一家,我跟踪报道他们的民族团结故事,被很多媒体转载。2019年,吾斯曼被鄯善镇、台台尔村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并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7、如果说驻村是一种磨砺,那么记录驻村工作便是最好的差事。我们辖区居民多数为老年人,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工作队及时帮助解决,我及时采写这方面的信息,促进干部群众之间的沟通,时间长了,大家都认识我了,我做群众工作就更加方便了。

8、不得不承认,负面新闻报道的过多也是社会负面情绪愈演愈烈的一个因素。

9、比如传染病的,禁止报道的理由很简单,担心引起恐慌。这种担心还是有道理的。如果疫情规模小而又可控,那么不进行报道,让疫情悄悄的过去是最好的。如果报道,反而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引起经济萧条,如果疫区居民听到消息迅速外逃,甚至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10、 出自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捐写的名联。

11、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文章。“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12、 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文章,“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13、从业三年来,我一直都是采访别人,第一次接受采访,说实话还是挺紧张的。对于这份工作我特别喜欢,可以接触到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可以替老百姓把他们心中想说的话通过我这个平台传递出去。

14、——观悬崖村脱贫攻坚五年采访纪事故事分享有感

15、李大钊曾经在一篇题为《牺牲》的文章里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从容地选择了壮烈的牺牲。日本友人清水安三在悼念文章中写道:“通观历史,在文化的转折点上,总会见到鲜血淋漓的殉教者的墓碑。要改变一个时代,就必须有人流血牺牲。李大钊死得其所……他的死是何等壮烈和光荣啊!”

16、制度层面来讲,我们在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方面,要做的事还很多,好的法律就是一双眼睛,不单在于惩治暴力,也在于预防暴力,在于使大众相信诉诸法律永远强于诉诸自己的拳头和铁棍。

17、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反对,下令将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押至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刑场,施以绞刑。北京《晨报》曾报道了当时的情况:“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18、李大钊这样描述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柴静说:“对一个记者来说,通往人心之处,也许是最艰难的一种历险”。

19、1936年,毛泽东向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讲述自己成长的历史,说到:“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

20、清·康有为《题刀笔精华》:“铁肩担道义,辣手做文章。”

21、1915年5月9日,在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艰苦谈判后,袁世凯最终还是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中日“二十一条”,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各城市纷纷集会,拒绝承认“二十一条”。

22、“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今后,我将持之以恒创作更多导向鲜明、接地气、反映民生的作品,让更多鲜活故事走入大众视野。(鄯善县“访惠聚”办公室刘新华供稿)

23、《庶民的胜利》是一篇演说,发表于1918年11月末或12月初,这是李大钊在天安门的演说。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二文,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

24、信息宣传工作,必须要有敏锐的目光。每次入户走访,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我都会记到本子上,然后及时制作成稿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慢慢地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亲切地称我为“刘记者”,我也感到很有成就感。

25、李大钊承担起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2月,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据此,便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1920年3月,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6、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赠送给朋友的这副对联,恰是他一生的写照。

27、革命文学家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8、能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能不能同群众想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是评价记者的重要方面,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基层是社会变革的施工一线,离开了这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闻富矿,无论传播技术和手段如何迭代,无论报道方式和形式如何创新,都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要抵达这个新闻富矿,就得靠记者的脚力。总台记者为获得悬崖村的真实情况,深入到昭党县的支尔莫乡,尽管当地阿皮书记告诉记者上山路程艰难,可以让老乡下山接受采访,但是总台记者谢绝了书记的好意,执意上山,并没有珍惜脚力,在攀爬了四个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才成就了后续的一些列有温度的深入报道。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就得放下身段,增强脚力,走出媒体大院,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灾区去,到贫困山区去,写出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

29、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同志的这一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自己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军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30、各个层面的沟通机制,而不是单向的意见传输机制,比如政府随时接受民众和媒体质询,化解民众心中的暴戾情绪

31、于是越多的人感受不到法律压力、道德压力,从而更容易出现诉诸暴力的问题解决手段。网络上更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很多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物动辄言语侮辱,人身攻击。

32、社会比之前暴戾了许多,因为一些小事,有人强迫别人下跪求饶,有人使用暴力,把别人打到头破血流,更有甚者,有人捶杀、毒杀舍友,有人装疯阻拦救护车救人,有人将婴儿摔死泄愤,医闹事件不停的出现,老人跌倒没人敢扶,社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人们对社会失去了公信力,以暴制暴,以失德制无德。

33、李大钊撰写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李大钊只是在原对联上改了一个字,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34、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组织示威活动,支持上海的反帝斗争。第二年,他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领导和参加了北京反帝、反军阀的三一八运动。他的革命活动,遭到了北洋军阀的仇视。

35、我大学读的是新闻学专业,还考了记者资格证,毕业后却没有从事记者工作,一直是我的遗憾。2年多的驻村工作让我圆了“记者梦”,更让我走近基层,收获满满。

36、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他备受酷刑,但始终未吐露半点党的秘密。4月28日,北洋军阀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大钊等20多位革命者绞杀于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他临死前大义凛然,毫无畏惧,并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38岁。

37、此时正在日本求学的李大钊,依然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时局。战事的残酷频繁、人民的痛苦凄惨,都激起了他心中的愤慨,渴望能有力量扭转乾坤,使祖国恢复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38、1915年的腊月,李大钊从日本横滨坐法国轮船回上海,他站在船头,看着浩渺的大海,想起国内的动荡、人民的困苦,忍不住叹息。他真想化做一只鹏鸟,张开翅膀直冲天际。

39、让社会的黑暗与希望共存,让民众的心中始终怀有走出荆棘道路的力量,从而打破暴戾的枷锁。

40、如今,我已写了上百篇信息,每一个滚烫的字句都凝结着工作队员的辛勤和汗水,也流淌着我的一滴滴心血,我为我是一名工作队员而骄傲,也为我能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来记录那些感人的瞬间而深感责任的重大。(托克逊县纪委监委驻郭勒布依乡河东村工作队瓦日斯江·阿山供稿)

41、革命先驱李大钊“不闻叱咤声,但闻水呜咽”......

42、驻村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是要“走”,通过与群众不断沟通,在家长里短中了解群众生活;从政策宣传中,了解群众诉求,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人。一次次的走访,我把一项项惠民政策讲给群众,看到他们露出欣喜的笑容,我也感到很快乐。辖区居民石岭姐一家是低保户,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还患有精神疾病,夫妻扶养两个孩子成长生活虽然困难艰辛,但他们从不言苦。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我了解到石岭姐符合“4050”社保补贴的申报条件,我觉得我应该帮助他们减轻生活的负担,我立即与社区社保专干对接,帮助其写申请、交材料,当石岭姐领到社保补贴,她激动地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语,我说,是我们党的政策好。

43、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伟大志向的最好的行动,对李大钊同志来说,莫过于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唤起沉睡着的千百万庶民。

44、从事记者行业7年来,平时呢都是扛着摄像机在外面采访别人,今天突然间接受采访心里面还是挺紧张的。作为记者还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干工作的同时呢也要加强自己的业务和能力的学习。希望把自己的能力,职业技能,素养,素质提高,做好党和国家的这个宣传的喉舌。

45、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乡民崇敬他,把他安葬在河北容城县以东。明万历三年,又迁葬到河北定兴县东引村侧至今,立有墓碑,上题“明忠臣杨椒山之墓”。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诗中充斥着浓浓的悲愤,为了好友,亦为了祖国,他要把所有忧愤都化为力量,“不教胡马度江来”。

47、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媒体工作者一直以来秉持的初心与使命。

48、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一种现代性的生活,大众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却没有像经济一样的快速更新,使我们可以适应这种生活。

49、感谢每一次真相的报道,感谢每一位辛苦付出的记者,祝所有记者:记者节快乐!

50、1927年4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急转直下。蒋介石反动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北方捕杀革命党人。4月6日,奉系军阀政府与帝国主义勾结,派军警闯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及60多位革命者。

51、然而此事尚未平息,袁世凯又在同年12月称帝,自称“中华帝国大皇帝”,并下令捕杀乱党。随之,蔡锷、唐继尧等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孙中山也发表《讨袁宣言》。可以说,一桩桩一件件,整个国家处于一个极度混乱之中。这使得留学日本的李大钊,再也待不下去了,他要回来,加入到这如火如荼的讨袁运动中。

52、当我们真正开始了解新闻,了解社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暴戾之气的幽灵,在媒体和社会徘徊。

53、一次入户走访,了解到辖区困难居民刘智刚养殖了黑脚鸡,正苦于无法销售时,我就想通过宣传帮助他,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病魔缠身却自强自立的小伙子,帮助他提高家庭收入。

54、我记得刚刚学习新闻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浓浓的使命感降临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虽然懵懂无知,却终觉得这个担子有些重。

5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我在观看朱兴建记者分享关于悬崖村扶贫纪事故事后的第一感受。悬崖村故事的报道离不开一批有情怀,有理想,有热血的记者对于新闻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党中央和人民赋予记者身上那份责任的践行和坚持。当前主流媒体都在争相建设“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而提高新闻记者的“四力”则是在建设过程中必然坚持的内在逻辑,也是在智能媒体时代对于主流媒体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而对于悬崖村整个事件的报道,则是总台记者在实践工作中对于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完美诠释。

56、他未能等到痛饮黄龙府的那一刻,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所有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那时时牵挂国家兴亡、刻刻不忘人民疾苦的精神风貌,也让我们永远敬仰与学习。

57、年轻的李大钊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祖国危亡的局势和当时社会黑暗的现状,心中无比愤慨,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辛亥革命后,胜利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夺,军阀统治更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百姓的痛苦。

58、我抢抓一个个美好的瞬间,仔细推敲词语、精心组织语句……从第一次的一二百字,到三五百字,再到一千字以上,在我的细心观察、深入挖掘和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撰写的信息开始在各级平台“露脸”!一篇篇信息文章的发表,工作队、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一天天地高涨,为群众排忧艰难、干实事好事、调解矛盾纠纷,一桩桩、一件件,群众心暖,我们欣喜。

59、我们都有可能在某一时间、就某一事件感受到自我的暴戾,对于个体来说,能做的不过是多些宽容,多些理解。

60、“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的这一联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自己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61、1905年,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堂,在此结识了大他六岁的蒋卫平。同样对新学的爱好,让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一起去青龙河滩散步、去虎头石小憩。后蒋卫平秘密加入同盟会,创办学校、报纸,秘密宣传革命思想。

62、在自述的末尾,李大钊称:“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表现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无限忠诚和担当精神。

63、李大钊,他不仅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亦是学识渊博、能诗能文的一位尊敬师长,有着无数首气壮山河的诗词传唱经年。

6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再受重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在大革命中,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他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作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