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名句(文案精选6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29 09:23:35 浏览59

道家经典名句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5、10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6、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经典名句)。

7、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8、(释义)天地是与我一起生长的,万物也是与我合为一体的。庄子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道家非常重视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经典名句)。

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10、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1、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淮南子·说林》。

12、释义: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13、说话的时候不可以想吹风一样。谈论事情的时候各持己见,他们所说的话,也不能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14、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5、回复"1"查看什么叫做道历回复"2"查看道教基本知识回复"3"查看道教常识问答回复"4"查看道德经1~35章《漫议》回复"5"查看道德经36~81章《漫议》回复"6"查看斋醮科仪文化回复"7"查看关于道教的请神开光回复"8"查看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来历回复"9"查看认识二十八星宿回复"10"查看道教的立教过程回复"11"查看道教内丹学形、气、神入门功法及其要点回复"12"查看鬼的定义回复"13"查看道教文化中的婚姻观回复"14"查看关公什么时候成为民间的财神回复"15"查看什么是戊不朝真回复"16"查看五百灵官回复"17"查看“五戒”的认识和意义回复"18"查看五行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影响回复"19"查看说说阴阳与八卦回复"20"查看四柱镏金口诀。回复"21"查看道教常住过斋堂仪范                  回复"22"查看道教神像供养礼仪

16、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19、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20、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21、为自己,为家人,希望能人人学点艾灸技术,弘扬传统医学!

2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3、1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4、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25、(释义)天然生杀,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应当尊重大自然。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 “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8、第十七章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9、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0、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3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32、时至今日,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却跟这些毫无瓜葛。之所以会这样的名声,一则是后世弟子为了骗吃骗喝,而愚弄乡民所至,二则是那些无知信徒们夸大其词,以讹传讹造成的结果。

33、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34、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3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6、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8、只有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4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王维《相思》译文: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45、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8、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49、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50、0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51、能做大事情的人,不会去计较细小的事物,能够建立大功业的人,也不会去关系小的事情。

52、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53、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5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55、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56、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57、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5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60、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3、人们的光辉是如此的绚烂,只有我迷迷糊糊,人们都是如此的严厉明察,只有我是这样的淳厚宽仁。

6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65、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6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7、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求道教经典语录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