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格言全文(文案精选8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26 08:53:41 浏览59

治家格言全文

1、(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2、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  (解读):这是提出了衡量善恶的两条标准——欲人见、恐人知,一非真善,一是大恶,很有见地。一个人真正的做好事,是无须自己多张扬的。而恶不敢声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已成大恶,二是日渐将酿成无药可救的大恶。佛家说善恶皆由心生。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操守,不是看他在人前作了什么,而是看他一个人的时候是怎么样怎么作。

4、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治家格言全文)。

5、  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6、(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7、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8、(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9、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0、父母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我莫大的幸福,自当百倍珍惜。

11、不要倚仗势力去欺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毫无顾忌地宰杀畜类和禽类。性情乖僻、自以为是的人,后悔和失误之事一定很多;颓废懒惰不思改正的人,难以成家立业。

12、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打官司),一旦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13、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4、祖宗虽然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15、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16、(译)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不正当活动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17、  (解读):这句是讲给别人做了好事,比如经济上接济了别人,这是一种美德、一件好事,就不应该一直去记住它。否则就好象是吝啬、心痛了。相反,受了别人的周济,就应当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无力回报,也应记住人家的恩德。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

18、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念的,将来报应会落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19、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20、听Tīnɡ妇fù言yán,乖ɡuāi骨ɡǔ肉ròu,岂qǐ是shì丈zhànɡ夫fū;重zhònɡ资zī财cái,薄báo父fù母mǔ,不bù成chénɡ人rén子zǐ。

21、0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22、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23、积德这件事,人们都以为要等到富贵之后,才有能力来做。富贵是积德换来的回报,如果一定要等到富贵之后再积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富贵呢?积德这件事,什么时候就可以做了呢?只有在并不富贵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好事。这件事格外困难,所以功效也格外大。德性大概是人天性中所具备的,不必向外在去索求;积德这件事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不必等什么条件。

24、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25、(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26、解读):这两句格言一句写听话,一句写做事。一个人决不能急燥,不能轻信,不能意气用事,而应冷静分析,深思、三思。两句充满了辨证的思想

27、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8、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9、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0、《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31、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2、(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33、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4、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35、(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36、柴米油盐酱醋茶,艰苦奋斗好持家,左右逢源两头夸,家庭和睦关系大。

37、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38、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3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40、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

41、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42、勤俭孝贤乡亲浓,家风和煦满堂香;厚德载物天下走,自强不息中国梦。

43、  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

44、(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45、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4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7、  读书是以学**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48、不要巧取不属于你的财产,不要因贪杯过量饮酒。

49、朱柏庐虽非官宦仕人,但他以“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的精神教育后代,同样不愧为一代名士(卜宪群)。

50、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51、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52、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53、(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4、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55、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

56、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57、作者朱柏庐(1627~1698年),字致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痛不欲生。当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年幼,从商遗腹未生。朱柏庐必须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颠沛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目敬仰晋人王哀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

58、(解读):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这两句话都是让后人在嫁娶时,重德而勿重财。

59、《朱子治家格言》全文_诸子百家_习古堂国学网 http://www.xigutang.com/baijia/_zzzjgy_qw_1html

60、祖(zǔ)宗(zōng)虽(suī)远(yuǎn),祭(jì)祀(sì)不(bù)可(kě)不(bù)诚(chéng);子(zǐ)孙(sūn)虽(suī)愚(yú),经(jīng)书(shū)不(bù)可(kě)不(bù)读(dú)。居(jū)身(shēn)务(wù)期(qī)简(jiǎn)朴(pǔ);教(jiào)子(zǐ)要(yào)有(yǒu)义(yì)方(fāng)。勿(wù)贪(tān)意(yì)外(wài)之(zhī)财(cái),勿(wù)饮(yǐn)过(guò)量(liàng)之(zhī)酒(jiǔ)。与(yǔ)肩(jiān)挑(tiāo)贸(mào)易(yì),勿(wù)占(zhàn)便(pián)宜(yi);见(jiàn)穷(qióng)苦(kǔ)亲(qīn)邻(lín),须(xū)加(jiā)温(wēn)恤(xù)。刻(kè)薄(bó)成(chéng)家(jiā),理(lǐ)无(wú)久(jiǔ)享(xiǎng);伦(lún)常(cháng)乖(guāi)舛(chuǎn),立(lì)见(jiàn)消(xiāo)亡(wáng)。兄(xiōng)弟(dì)叔(shū)侄(zhí),需(xū)分(fēn)多(duō)润(rùn)寡(guǎ),长(zhǎng)幼(yòu)内(nèi)外(wài),宜(yí)法(fǎ)肃(sù)辞(cí)严(yán)。听(tīng)妇(fù)言(yán),乖(guāi)骨(gǔ)肉(ròu),岂(qǐ)是(shì)丈(zhàng)夫(fu),重(zhòng)赀(zī)才(cái),薄(báo)父(fù)母(mǔ),不(bù)成(chéng)人(rén)子(zǐ)。嫁(jià)女(nǚ)择(zé)佳(jiā)婿(xù),无(wú)索(suǒ)重(zhòng)聘(pìn);娶(qǔ)媳(xí)求(qiú)淑(shū)女(nǚ),勿(wù)计(jì)厚(hòu)奁(lián)。

61、廉洁如灯,照亮锦绣前程;持家如蚕,织出幸福生活。

62、要做到俭朴,首先要保持心态平和,能忍受气恼。因为一时间的不忿,不仔细思量,就与别人发生口角甚至动手,闹到官府那里去,事情过去之后,不仅会败坏家庭的声誉,而且可能使自己受辱。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办事。

63、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贪淫和盗窃的媒介;妖冶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会给家庭带来幸福。

64、翻译: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65、   伦常乖舛(chuǎn违背),立见消亡。

66、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67、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68、家Jiā门mén和hé顺shùn,虽suī饔yōnɡ飧sūn不bù济jì,亦yì有yǒu余yú欢huān;国ɡuó课kè早zǎo完wán,即jí囊nánɡ橐tuó无wú余yú,自zì得dé至zhì乐lè。

69、(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70、《治家格言》中很多内容是对个人生活习惯的指点,教育子孙在做小事中形成一丝不苟的个人习惯。在家训的开篇,朱柏庐就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他还说:“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朱柏庐如此关注起床、打扫、锁门、饮酒这些极为平常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平常的点滴小事积累起来就形成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对整个家风、甚至家族子弟的性格、行为和修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71、(解读):这是说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圣贤之心的高尚的人。古人强调一个“圣人”,应当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官一定要为百姓、为国家着想。这是朱柏庐先生提出的做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圣贤,存君国

72、性格古怪且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情而懊悔;颓废懒惰,迷途不悟,很难成家立业。

73、(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74、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贪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75、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76、  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77、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

78、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79、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80、(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81、夫妻同林鸟,携手走到老,子女育成才,择偶德为高。

82、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要患“红眼病”;他人有了祸患,不能幸灾乐祸。

83、(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84、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