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20句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大意: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3、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论语名句20句)。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中的名言名句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译文)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译文)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21、译文: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别人要求宽松,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
2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时常忧虑不安。
23、译文: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4、译文:以前我对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人,不仅听他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2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2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31、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3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大家厌恶他,必须仔细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也要认真考察。
3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5、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36、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3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信,这里指小信。君子坚守正道,但不拘泥于小的信义。
4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4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4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6、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4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4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的名言警句集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5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2、解释:君子待人和顺友善,但不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小人虽常和他人保持一致,却是毫无原则、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5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5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5、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5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8、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子罕》。等到了冬天,然后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凋亡的。
59、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6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61、翻译: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带着烦恼。
6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6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67、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6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69、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那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70、对于一般的女人和小人,都比较难以接触。如果和他走的太近,他就会有失恭敬;如果对他疏远,他又会心生怨恨。
71、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