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简介(文案精选34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26 08:50:57 浏览59

梭罗简介

1、如果你欢快地迎来了白天和黑夜,生活像鲜花和香草一样芳香,而且更有弹性,更加繁星,更加不朽,那就是你的成功。

2、除了阅读和写作,苇岸更用自己生活的实践来追随梭罗。1998年,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写成了《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可惜的是,从立春写到谷雨,苇岸便在病中离开了人世。但这与《瓦尔登湖》形神俱似的实践,又一次证明着梭罗之于苇岸的意义。

3、“无知和错误,满载着虚构的忧虑。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保全的。

4、“人生如果达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认为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安身。

5、除去人工成本以外,小木屋的建造成本为125美元,梭罗用极短的时间就竣工了。然而,在当时的美国,一套普通住宅的价格大概为八百美金,一个人想要攒够这笔钱需要花上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梭罗简介)。

6、瓦尔登湖的神话代表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表达了一个对我们当代人很有吸引力、也很实用的理想。这个典范在今天对我们更具有生态学意义,因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许多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正在致力于保护自然留给人类所剩不多的财富。

7、做好一件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另一种节拍。人啊,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而你却要专心致志做好你要做的事——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件事。

8、梭罗在自己创造的桃花源里,并没有忘却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对人类价值体系的反思和批判。

9、“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10、任何一种美丽的物体都需要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去引发人们观赏。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书也是这样,它必须以很好的文体规则去表现,从而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梭罗并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书中,相反,他是用第一人称完全将自己与瓦尔登湖合二为将《瓦尔登湖》中的自然美透过“我”的感官、情感加以展示。

11、瓦尔登湖正在迅速地融化,大片的冰面从主体上裂开,边缘的巨大弧形与湖岸线遥遥呼应。湖裸露着的面容充满了欢乐和青春,瓦尔登湖死而复生了。

12、这些转变发生的背景,是美国生态主义的兴起,和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梭罗所讲述的人被物质和利益所驱动的状况、现代化节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人本应有另外的生活方式……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些观念只有当现代化发展到了特定的时段,才能获得最多的知音。这位19世纪的文人与哲人确实是超前的,其作品受到的冷遇与热捧,在不同国度标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3、相反,还把他视为思想家、英雄,树立起雕像纪念他。

14、梭罗逝世于1862年,所以他的作品早已脱离了版权保护期,成为可以自由出版的公版书。正因如此,其译本的多寡与数量最能说明《瓦尔登湖》在图书市场上的热度。20世纪90年代,《瓦尔登湖》新出现了刘绯、许崇信、林本椿、王光林、张玲几位译者的中译本。而进入21世纪之后,《瓦尔登湖》的译本数量几乎是爆炸式地增长,如今在图书网站上搜索,能数出四五十种之多。这些译本的质量参差不齐,让比较各译本的优劣成为《瓦尔登湖》爱好者们不得不具备的本领。

15、内容简介:★仲泽译本,诗意译笔,古朴雅致,信实优美,还原梭罗其“神”

16、瓦尔登湖,我没有去过,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个湖,不知道它今天是否变成了某一个人的产业,可是,我们不总是可以在前面的意义上说——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17、《月亮和六便士》|关于“人生追求”与“抉择”的六句经典

18、在《春天》中,作者描述了春天来临后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终于开冻了,“春光来临之前的一切琐碎事”,都在春光的照耀下变得微不足道。“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就这样,新的生命开始了自已的生活。作者这样盛赞春天:“春天的来临,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的再现。”

19、《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诗人和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传世名著,记述了梭罗本人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月的隐逸生活。2004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梭罗研究学者杰弗里·S.克莱默的全注疏本,以纪念《瓦尔登湖》出版150周年。克莱默以梭罗本人批注过的初版原书为蓝本,参照梭罗生前日记、书信、阅读书籍等所有已发现资料,对书中典故出处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考证和注疏,成就了这部关于《瓦尔登湖》的百科全书。

20、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说,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21、“再没有人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水天相接,美好的终极。广阔的世界,孑然一人,多么奇妙的组合。

22、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23、与我们个人的看法相比,公众意见简直就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或预示着他的命运。

24、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森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

25、“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26、没错,梭罗只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了两年,并且在此期间确实没有断绝与家人和友人的来往。但这是否构成一种瑕疵甚至“破灭”?个人生活上的一些过失或所谓“劣迹”,是否影响到了其著作和思想的真实?何怀宏在《读书》1997年3期发表的《事关梭罗》一文中,逐一反驳程映红文章中的论述,又引述理查德森说梭罗想去隐居的理由,包括“想独立生活几年”和“写出他早就想写的书”,所以“他并不想完全从社会撤退,也不是要冒险或做苦行”。读者们对梭罗“隐居”的苛刻要求,也许包含着一些误解。

27、字正腔圆求共语,诗词歌赋铸心魂——湛江市乡村学校语文教师诵读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天活动纪实

28、在《结束语》中,作者向所有的人宣讲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愚蠢。”

29、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棵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它孤独地站立着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那里没有一个同伴它独自生长着发出许多苍绿黝碧的快乐的叶子

30、梭罗1852年4月18日写道:“当鸟儿飞翔,鱼儿遨游,就像寓言中描绘的那样,而道德并不遥远;当大雁的迁徙是很重要的,其中有一种道德意义;当日常事务有一种神秘的性质,连最琐碎的事件也有了象征意义时……这样的时刻,我觉得庄重而满足……每一件偶然事件,在伟大的导师面前都是一种比喻。”大约是因为他的作品中的这种分析方法,使他在《结语》中略有微词:“但在我们这个地方,如果一个人的作品允许有一种以上的解释,那它就引起人们的诟病。”

31、时间只是供我垂钓的溪。我喝溪水,喝水时我看到它那沙底,它多么浅啊。它那浅浅的流水逝去了,可是永恒留了下来。

32、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而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33、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