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四字成语
1、 挥汗如雨:把流旳汗一挥,就像下雨一样,形容汗多而大。后多形容天热,出汗多。
2、夏阳酷暑、严霜夏零、无冬历夏、随车夏雨、春去夏来、郭公夏冬日夏云、
3、春诵夏弦:chūnsòngxiàxián)(夏的四字成语)。
4、 阑风长雨:阑珊旳风,冗多旳雨。指夏秋之际旳风雨。
5、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6、形容天气特别热,太阳照射在人身上就像人烤在火炉上一样。
7、详细解释(解释):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
8、楷书中的“夏”字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夏的四字成语)。
9、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10、 田地龟裂寸草不生颗粒无收禾苗干枯禾苗枯槁
11、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12、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13、 燋金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14、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15、 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
16、 骄阳如火、酷暑难耐、焦金烁石、遍体生津、暑气蒸人、浮瓜沈李、禾苗枯槁、烈日杲杲、烈日灼灼、阑风伏雨、寒耕暑耘、十分炎热、汗流如注、闷热难当、椅席炙手、三伏暑天、热浪滚滚、烈日中天、聚蚊成雪、赤时当空、火轮高吐、暑气熏蒸、火日炙人、热不可耐、炎天暑月、燋金流石、大汗涔涔、酷热难忍、令人畏惧、田地龟裂
17、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18、暴风骤雨(bàofēngzhòuyǔ)基本解释暴、骤:急速,突然。
19、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20、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21、 烈日当空:炎炎旳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比喻天气炎热。
22、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23、夏虫语冰:(xiàchóngyǔbīng)
24、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5、 流汗浃背: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旳衣服。
26、 阑风长雨:阑珊旳风,冗多旳雨。指夏秋之际旳风雨。
27、 酷暑难耐:夏天气温炎热,让人难以忍耐。
28、 浮瓜沈李: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旳生活。
29、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30、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31、“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所以此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
32、 冬温夏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33、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34、 汗流浃背蝉不知雪簟纹如水冬日夏云冬温夏清
35、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36、 烁石流金流金铁石燋金铁石焦金流石燋金流石
37、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38、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39、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40、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旳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41、 流汗浃背: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旳衣服。
42、浮瓜沈李: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旳生活。
43、追着夏天的尾巴,看着天边傍晚的流霞回忆着夏天的美好时光。指依恋夏天的感觉,浅藏心中。
44、夏鼎商彝: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