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天的古诗
1、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采着花蜜,蝴蝶采着花粉,忙碌极了。
2、春天就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里鸟语花香,春天里充满生机。难怪许多诗人和作家会赞美春天,画家会以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春天。这真的是一个春天!这样的春天怎么会不令我们赞叹呢?
3、山雨打湿了槐树,茂密的枝叶更显得绿油油的发亮。山雨淋透了丛丛桃花,那花瓣更增添了几分鲜红的色彩。诗句写出春天山雨颜料似地遍洒,涂得槐绿桃红的情景。雨本无色,而藉花、树绘出雨丝的颜色:翠绿、红艳。于是雨不仅带给人肤觉,更使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全句不著“雨”字,而整幅画面已浸透雨水了。注:仍,乃。足,增补。上,增添。
4、(赏析)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5、二:《春宫怨》作者:杜荀鹤 (唐)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6、解释:燕地小草刚像丝绒一般柔软纤细,秦地的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了树枝。
7、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宋·李清照懈恋花》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8、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1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谢灵运《登池上楼》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2、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15、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16、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17、(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18、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9、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20、(赏析)诗中描绘出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酿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21、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5、(赏析)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在诗人笔下,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26、哦!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你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2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2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9、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1、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6、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8、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0、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42、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4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44、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4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46、马踏春泥半是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赞美春天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4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8、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