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黄盖
1、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
2、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
3、曹操因为周瑜伪造的书信误杀了蔡瑁、张允二将,于是便趁势派蔡瑁的弟弟蔡中、蔡和去东吴处假意归降,以探听消息,对于二人的归降之意,周瑜岂能不知,于是便将计就计,做好了利用二人的准备。此次对战,对于兵少将寡的东吴来说,绝对不可能与曹操进行实打实的较量,而火攻则是其唯一的出路,但是火攻的进行需要诸多条件,于是周瑜决定派人诈降,诈降之人将船点燃之后冲向曹军阵营将战船引着。可是派谁去诈降,怎样才能让曹操相信归降的真实性就至关重要,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便顺势而生了。
4、 不过想想,也难怪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毕竟这50军棍也是实打实的,打得黄盖是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其他将领来探视他时,黄盖都闭口不言,长吁短叹,似有难言之隐。而阚泽来探视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5、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6、“周瑜打黄盖”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笔下最精彩、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广为后世流传。至今为止,“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连三岁小孩子都会背,说明这个故事塑造得非常成功。
7、周瑜跟曹操在赤壁交战过程中,为后人留下许多经典的片段,比如蒋干偷书、草船借箭、庞统献连环计、借东风等等,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周瑜打黄盖。
8、 其实打黄盖有个小插曲,就是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诸葛亮告诉他: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
9、 然而曹操手下掌兵百万,周瑜和刘备也知道自己区区五万兵马是难以抵挡曹操。因此当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约而同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军答应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
10、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
11、这时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江东分为主和的文臣张昭等,主战派周瑜等将领及鲁肃。
12、苦肉计只不过是用挨打的方式使我方武将假降于敌方,讲的是周瑜打黄盖,黄盖船带火油诈降驶向曹操战船,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操连船的故事,中间黄盖故意倚老卖老和周瑜唱反调,周瑜忍心打三代老臣黄盖,就这样蒙蔽了很多的双眼。
13、(周瑜打黄盖):三国时,曹操军队和孙权刘备联军隔江对峙。周瑜定出了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之后,需要黄盖到曹营去诈降。为了让曹操对吴国老臣黄盖的投降深信不疑,周瑜和黄盖商定了苦肉计。周瑜召集部众,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的粮草并分头作好破曹的准备。黄盖反对说:“不要说三个月,就是三十个月也无济于事。如果本月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果打不败,还不如趁早投降。”周瑜听后勃然大怒,而作为江东元老旧臣的黄盖也不甘示弱。周瑜一怒之下要将黄盖斩首,在众文武官员的苦苦请求后,周瑜才将对黄盖的斩立决改为重打100脊杖。打了50脊杖后,众官员再次苦苦求免,周瑜才命人罢手。黄盖挨打之后,就派人去曹营献降书,陈述自己被周瑜笞打,不堪羞辱,愿意带着部下投奔曹操。加上曹操派到吴国的探子带回的关于周瑜打黄盖的密报,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随即与黄盖约定了纳降的暗号。在孙刘联军作好大战准备之后,黄盖准备了20只大船,里面装满了浇上油的芦苇干柴、硫黄焰硝等易燃物,在黄盖和曹操约定投降的当晚,向曹营驶来,在靠近曹营时,黄盖命令点燃船上的柴火,20只大船都变成了火船。这些火船直冲曹操的水寨,而曹军的战船又都被铁锁连在一起,整个水寨瞬间烧成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蔓延到北岸的曹军大营,再加上孙刘联军同时出击,曹军大败,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黄盖诈降。而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4、曹军任用荆州想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周瑜借蒋干使用反间计,后曹操将二人杀掉。
15、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16、可是,想要保证火攻万无一失,必须有人使用苦肉计,假装投降,引诱曹操上当。老将黄盖听说后,主动请求周瑜让自己去诈降。
17、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