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大全(文案精选8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15 07:34:02 浏览59

道家经典语录大全

1、忠臣不事二主,贞妻不侍二夫,世间诸事,法理相通,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必真法不得。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一位高僧和女人发生关系之后,竟然......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道家经典语录大全)。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9、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0、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1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7、图难于其易,为⼤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是以圣⼈终不为⼤,故能成其⼤。

1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心为万力之本,由内向外则可生善、可生恶、可创造、可破坏。由外向内则可染污、可牵引、可顺受、可违逆。修之以正则可造化众生,修之以邪则能涂炭生灵。心之伟力如斯,国士者不可不察。   

20、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2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4、马丹阳: 学道者无他,务在养炁而已。夫心液下降,肾炁上升,至于脾,元炁氤氲不散,则丹聚矣。

25、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6、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2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1、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目前,道观正在扩建三清殿、四御殿、药王殿及养生院,愿各方大德同道,广种福田,随缘捐助。包捐神像、供桌香炉和大殿工程者,立碑留念,呈名功德榜,永载史册,万古流芳。祈愿道祖加持工程顺利圆满,愿十方善信增福增寿,所愿皆成。福生无量天尊欢迎身心健康的道友居士来道观同修悟道。

3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33、赏析:道家认为,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而有道行的人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

3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5、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36、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7、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39、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0、祸莫⼤于轻敌,轻敌⼏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2、今愚者忘本堕渊,竟争先自掘其坟,却不思危亡之计。苟活于当下,遗失神圣之使命,忘却民族之重任;背离于真理,违逆人本之慧根,蔑毁先民之道德;醉心于享乐,不知当世之惊变,甘当媚外之洋奴;沉迷于自我,罔顾危机之四伏,轻信魔盗之谗言!故西方强盗可肆意侵杀、奴役中华。   

43、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6、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7、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48、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52、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53、鼓不藏声,故能有声,镜不没形,故能有形,金石有声,不动不鸣,管箫有音,不吹无声。

5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5、第二洞天: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位于浙江黄岩区的委羽山;

56、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5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9、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6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6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4、简介:我真倒霉,真的,人家穿越,我只能被穿越,人家泡妞,我只能被妞,在我的第“好几号”当铺里,我接待了名叫荆轲、李白、关羽、秦侩等等一系列客户,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6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66、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67、天道看起来宽宏广大,无所作为,放任天下众生自生自灭。其实不然,天道很公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人看世间多有不平之事,恶人作恶而富贵,善人行善却遭难,是因为平常人没有足够的智慧,看不透其中的因果罢了。

6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1、让我感触颇深,特别是“‘菜园子’张青”的一番话。有三类人他不害,其中就有流配犯人。因为他认为这类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由此可见,好汉都当了流犯,贪官污吏、阿谀奉承的人却装腔作势、鱼肉乡里,这是多么黑暗的社会!简直是颠倒黑白、是非不明!那梁山上的好汉,都是刚强正直的人,大半是朝廷命官,却一个个被逼上梁山。被朝廷招安后,一腔热血、满怀忠义换来的却是一具枯骨。这是多么可悲,又多么可怕!

72、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5、4: 道法自然,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 规律,否则就会引起心理不平衡,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76、  译文: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7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8、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8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81、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8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83、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像烧菜做饭一样,小心翼翼,掌握好火候,按自然规律去做,不要动不动各个调料都想加一点,火觉得越大越好,油放得越多越好,这样烧出的饭菜,反而成了四不像了。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应该按照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切顺其自然,休养生息,不要动辄搞这个运动那个活动的,天天折腾老百姓,不得安宁。

84、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8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