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的意思(文案精选6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12 09:41:05 浏览59

一丝不苟的意思

1、我们人类最大的麻烦,是既有限定性,又有非限定性(无限性)。这真的很麻烦了!

2、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3、出处:《宋书·宗越传》:“帝凶暴无道;而越及谭金、童太壹并为之用命;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4、雪峰禅师:“好好,请。”(做了一个手势,送师太下山。)(一丝不苟的意思)。

5、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6、佛陀在《金刚经》里面,讲过一个极其重要的关于人生宇宙的道理。当须菩提问他“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时,佛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7、一旦过了这个尺度,问题就归于另一个维度、另一个尺度,或者归于无限,我们所习惯的“真”就变“失真”了。

8、我喜欢把这种“真”叫做“被允许的真实”(thetruthofbeingallowed)。它是能够被我们的六根及其业力允许呈现的真实,是“有限真实”。

9、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丝:计量单位。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好细。

10、无觉性的人不明白这一点、不接受这一点、拒绝这一点,所以他们总是生活在推诿、抱怨、逃避之中,生活在懦弱和恐惧之中。

11、这个悖论有一个变种叫做“阿基里斯与乌龟悖论”。阿基里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勇士,体力过人、长于奔跑。阿基里斯与乌龟悖论宣称,如果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只要让乌龟先爬一段路,阿基里斯就不可能追上。理由是:每当阿基里斯追到乌龟先前所在的位置时,乌龟总是又往前爬了一段,这个过程无法穷尽,故而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

12、假如付出一丝不苟的注意力,我们又会是什么样子?

13、(近义词):谨小慎微、不苟言笑、尽心竭力、精打细算

14、老子也是这样。《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的。

15、出自: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6、但是,尽管你担待、承担了这一切,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承担了太多!”

17、(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18、我为了手抄报做的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我一丝不苟的做,绝不敷衍。

1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20、    令人切齿  怒发冲冠  不共戴天  怒气冲冲  怒不可遏  势不两立  誓不两立  怒形于色  你死我活 

21、例句: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22、出自: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23、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24、哪里有一个“独立”、“自在”、“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蓝色”在哪儿呆着,等我们去“看到”呢?

25、那种行为对你,对他人,对你服务的人们,或对自己富有意义的工作,造成了何种伤害?

26、反义词:粗枝大叶、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27、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28、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人类通过六根与六尘千万年的纠缠,起码得到了一种蛮不错的值得一“认”的“真”,我们就要把它“认真”起来,就要“认真”对待。

29、(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30、只有本心,才能与无限世界、虚际世界相融合。

31、粗枝大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ūzhīdàyè,意思是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32、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33、释义: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34、我们会错过对生活,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欣赏感激。

35、像其他人一样,我也有这种表现。自己并非能对此免疫,我不会妄加评判。

36、我们现代人丧失了本心,丧失了无限的尺度;我们只会应用六根心,只对现象界“认真”,只会在面对人世间问题时“一丝不苟”。所以,我们没有“较真”的能力,没有办法理解心性上“一丝不挂”的真相和妙处。我们会对佛陀的智慧产生困惑和矛盾感。

37、我常说人类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就是因为这一点。

38、这种破碎、分散的注意力对我们的生活有许多有害影响:

39、我们六根七识能够得到的“真”,都是构造相。

40、“认真”是什么意思?就是“认出了一个真!”

4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42、举一个例子:一根筷子,我们给它掰两半,再把一半掰两半……如此掰下去,我们相信,筷子总有细碎到没法再掰的时候。这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也就是我们所“认的真”。但是,《庄子·天下》这么说,“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世世代代永远截不完!这跟我们的日常经验是冲突的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尺度变了,进入了我们六根尺度失效的微观尺度。在这个尺度之下,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归于无限了,我们“认的真”也就“失真”了。

43、    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44、(近义词):毅然决然,不假思索,孤注一掷,斩钉截铁,一往无前,坚决果断,毫不等待

45、他们之所以可以被称作“圣贤”,之所以可以被称作“思想者”、“哲学家”、“科学家”,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触及或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46、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故事说的是有人给知县送来五十斤牛肉,而知县一斤也没有私自收下。

47、我们是在六根七识的尺度内,才能够“认一个真”的。

48、(近义词)谨小慎微、不苟言笑、尽心竭力、精打细算、小心谨慎、小心翼翼、郑重其事、一板一眼、狮子搏兔、矜持不苟、一毫不苟、精益求精

49、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生活上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50、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51、谨小慎微 (jǐnxiǎoshènwēi)

52、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53、这种状态会是什么样子?它可以成为全然活在每时每刻的一种方式吗?让自己献身于技艺精进的一种方式吗?热爱世界和自己遇到的每个人的一种方式吗?

54、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

55、(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56、比较难得的是,能让猪适当“较真”起来,能让哲学家适当“幸福”起来。

57、由于不能给予面前之人完全的注意力,我们也关闭了与人建立全面联系的可能性。难以收获亲密体验和信任感。

58、出自: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59、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60、按照佛陀的教导,在我们的人生中,一方面,要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一切与我们有缘的人,另一方面,我们的内心里不要留下任何“我帮助了别人”的念头和想法。因为一旦有这个念头和想法,你就受限于现象界了,就“挂碍”了,就不能回到干干净净的无限自在心体。

61、所以,人世间的存在特别需要这两个字:“认真”!

62、   汤知县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用一面大枷枷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大胆妄为,知法犯法。如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63、(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64、当我们边锻炼边听音频或看信息时,将错过和自己身体呆在一起,感受运动过程,用尽全力,沉浸自然的体验。

65、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66、不拘(拘:拘泥)小节的意思指待人处世不拘泥于细节上的小事;多用于形容不注意生活小事。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67、出自: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