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
1、(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2、白话文意思: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于一个“奢”字,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
3、家庭和睦,人就不会在家庭矛盾上耗费时间、精力,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业上,这样就容易取得成功;家庭矛盾丛生,人在事业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无心无力做事情。(曾国藩家训八大名言)。
4、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5、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7、曾国藩在家书中不只一次反思自己的不专,他告诫子侄,一书不尽,不读他书。从他的家书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专注就是力量。
8、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9、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10、UnderstandingOnLife,OfferringToLife
11、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1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3、这八点,曾国藩不仅在《挺经》里写明,在很多家书家训中也多次提及。他劝诫后辈之人,千万不能贪图一时享乐,就变得懒惰不作为,更不能因为取得一些小成就,或赚到一些钱,就目中无人,横行霸道。
14、“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5、译文:知道满足,便会觉得天地宽阔;贪得无厌,便会觉得宇宙狭窄。
16、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17、请删繁就简你的生活,减少可有可无的瞎忙,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18、第二心到与心勤。在这点上,真正做到心上,进入到思想层面的,曾国藩是笫一人。曾国藩的解释是要用心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19、译文:即使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20、而那些有才的人呢,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别人学习,这也是容易失败的。
21、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2、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23、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24、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2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6、勿以而不为;做事乖尊师如尊亲,出则和邻,以行德义。
27、咸丰帝听后怒不可遏,非要降罪于曾国藩。后来还是季芝昌等大学士求情,曾国藩才躲过一劫。
28、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29、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30、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
31、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32、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
33、人跟人都是互相学习的,朋友心善,品性好,那么你以后也会这样。倘若朋友心恶,人品差,那么他也会影响你。跟谁交朋友,会决定你的一生。
34、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 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
35、每日读书,也成为了曾国藩恪守一生的事情之一。
36、曾国藩说:“凡一家之中,勤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一分,未有不败。”
3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38、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39、《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40、一日敬畏一日精进,一日放肆则一日怠惰,一个人气象如何,由此可见。
4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42、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
43、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让我们随着郦波老师的娓娓道来,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44、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45、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事无不可对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种种阴暗,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46、张伯行在《困学录集萃》说:“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会正。”
47、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
48、他却答,庆幸自己生逢太平,不用经历战祸;庆幸全家有衣有食,不必挨饿受冻;庆幸家人健康;庆幸家人没有住监狱的囚犯。
49、他的众多经典语录,也都成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警世名言。今天,让我们一起体悟曾国藩的处世智慧吧!
50、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1、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52、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 三曰求仁则人悦; 四曰习劳则神钦。
5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5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5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57、(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58、(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