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的成语(文案精选3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10 08:33:35 浏览59

谦虚的成语

1、(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2、(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3、(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谦虚的成语)。

4、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5、(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6、(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7、(采及葑菲):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8、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

9、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0、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11、成语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12、(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13、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4、(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15、(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6、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18、(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19、就要不耻下问,要尊重别人,要诚实谦虚,虚怀若谷,不可自以为是,浅尝辄止。

20、(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21、(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22、(解释):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23、(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24、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25、你也可以在形容学习谦虚的成语前面加上一个“不”

26、(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2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2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9、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

30、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31、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32、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33、(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34、谦谦君子,风流少年,一朝受人诬害,囚禁刑部大牢十载.

35、                                                                                                                                                                                                                                         

36、(出自):《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

37、(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